《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作者是英国著名的童话作家王尔德,作为四年级的同学,读懂童话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所以阅读的关注点就不应该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容的理解上,而更应该去欣赏语言,欣赏童话的表达方式,学习和积累童话故事。学习《巨人的花园》之前,在确定本课教学的目标,怎样量体裁衣,充分发挥、利用好教材本身的优势方面,我还是颇费心思,经过了一番踌躇的。最终我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优美的语言所带来的那种特有的表现力,享受童话所营造的清新、美好的意境,与此同时积累部分印象深刻的语言,为复述故事做好准备。
由于童话的篇幅很长,故事情节也有曲折,所以学生在把握主要内容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语言上不够简洁,表现在情节上没有抓住主干,在一再要求“简短”“拣主要的说”之后,学生的进步还是比较快的,尤其是对于“拣主要的说”,能够迅速避轻就重,抓住主线,语言也一下子简明了许多。第二个任务是品赏语言,体悟情境,积累优美的词句。为此整整花费了一节课的时间。没有按照固定的程式进行,只是紧扣巨人“任性、冷酷的心”,抓住巨人发脾气的三次表述,依次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想象:想象巨人回来后看到孩子们都在他的花园里快乐的玩耍后的心理活动;想象巨人看到孩子们破坏他欣赏春意盎然的春天的花园时发怒的神态、样子;想象男孩“会说话的眼睛”如果真的会说话,可能说些什么。三次想象说话,将学生带进童话的世界,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巨人自私的心态、凶蛮的神情和心理转变的过程,对充满神奇色彩的“男孩一伸手”,非常自然地理解和接受,这里当然也得利于孩子们本身童话般的思维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两个语言点的拓展和延伸:一是让学生通过插图,看看巨人在花园里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地生活的景象;一是改写巨人插在花园门口的“告示牌”。学生撰写的告示牌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巨人接纳孩子们、愿意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花园的善良、宽容、快乐的心态,最精彩的一句是——“花园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
两节课后走出课堂,感觉挺轻松,相信学生应该有同感。唯一遗憾的可能在观察插图这一块,事后诸葛亮似的想到,不应该仅仅停留于插图上内容的描述,还可以顺着插图,透过插图,看到、感受到更多更宽泛的巨人和孩子们幸福生活的场景,感受其间洋溢的那种快乐的情绪,巨人宽容、慈爱的目光,进一步发挥童话的特色,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感受童话阅读的魅力。
上一篇: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下一篇:《母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