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学反思 >

市优质课听课感受

 听课反思
             
濮阳市第十九届优质课大赛已经落下帷幕,这两天我们在现场领略了选手的多才多艺,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的良好素养令人佩服。特别是从展示的三节课中, 我们感受到了语文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大部分教师都是将课文当做例子,是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课文只是例子”,语文课应该用课文教学生学阅读,学写作。崔峦老师2010年在宁夏会议上也提出“要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吴忠豪老师也在许多场合强调“语文课要从教课文转变为学语文”,语文课要实现从教课文向学语文的美丽转身。本次优质课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特别是听了张自福主任的讲话,更明确了我的教学方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目标意识一定要强,老师吃透教材要找准目标,写明目标,落实目标。课堂上教师教得要有智慧。教学环节设计一定清晰,针对某一问题有层次指导,学生如果答错了,老师怎样去引导。课堂上教师语言要自然,说话自然大方,不要矫揉造作。教师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老师要踏踏实实地读书等等。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所以小学语文课教师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语言经验不仅仅包括语言材料,比如词语、短语、各种句型等;还包括语言运用的经验,比如词怎么用,词和词怎么搭配,词和句怎么组织,句子怎样连贯等等;再加上语感,语感也是一种经验。语文课应该承担的一项重要各种就是将学生从低水平语言逐步转化成较高水平的语言,从大白话式的语言逐步转变成比较高雅的语言。丰富语言经验积累,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丰富学生概念,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这是小学生学习语文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是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的。
语文老师的目光不能只聚焦在一些概念化的语文知识上,聚焦在一些抽象的阅读、写作方法或策略上。对处于语文发展关键年龄的小学生而言,最有效的教学内容其实是课文语言,这是学生学习规范书面语言最好的材料,课文语言带有示范性。哪些词你不会用的?哪些句你从来不会写的?词和词是怎样搭配的?词语是怎样组合成句子的?句和句是如何连贯的等等,这些对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能够直接起作用,因此是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学习语言表达经验是没有序的,就靠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日积月累,细水长流。通过语文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让学生的语言由粗到细,由俗到雅,由简单到有变化。吴忠豪老师从1991年开始就强调语言文字训练,关注的是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语文教学必须从强调概念性的语文知识教学这一误区里走出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语言经验的积累上,转移到学生语言的发展上,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能走出困境,这条道才是语文改革的正道。
朗读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语文课一定要把朗读抓好。寻找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如果语文教师都要去教,那是教不胜教的。用什么方法把这些新鲜、陌生的语汇输入学生的语言仓库里?最好的方法是朗读、背诵,通过熟读课文让学生形成语感。小学生朗读应该追求的是读正确读流利,读熟读流利才是硬道理。读熟了才能积累,读熟了才能生巧,才能获得语感。
规范的语言习惯什么时候养成?小学阶段当然是关键期,养成好习惯终生受用,习惯不好贻误终生。语文课应该把语言经验积累放在首位。语文课就是让孩子书声朗朗,让孩子把课文的语言牢牢地输入到自己的语言仓库里。积累语言经验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前提和基础。以前我强调语言材料的积累,现在我认识到词语、句子积累确实很重要,但是语言积累还包括语言建构的经验,比如词和词怎么搭配?词和句怎么组织?句和句怎么连贯等等,这些属于语言建构的经验,学生运用语言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小学阶段学生的表达主要是凭感性经验,并且通过表达实践不断积累沉淀语言运用的经验。所以语文课里面要有大量的表达训练,通过大量的运用建构语言的实践去丰富学生经验,在阅读和写作中形成语感。语感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语言经验。
语文老师要正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选择性回避,不能假装学生读不懂。把课文思想内容理解当成语文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实是以学生读不懂课文为教学的逻辑起点,这样的教学一定会严重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教师重视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读懂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学每篇课文基本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追求是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过程上。教师关注信息提取的完全性。其实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去体验怎么完整地提取信息,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比如“你只提取到一个信息,没有读好”,“他提取了两个信息,有进步,但还不够全”,“这位学生提取了四个,提取信息的能力真强,应该表扬”。这才是在训练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其实还渗透着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
其实像这样的阅读指导,老师应该让孩子自己认真读书,把你发现的信息都提取出来,然后有条理地进行表达。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到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且可以将学生的阅读潜能充分发掘出来 。
如果老师有意识的这样去设计、去指导的话,培养的不仅是信息提取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还可以进一步转化成一种学生表达的实践,把你发现的信息说清楚,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像这类提取信息的训练每篇课文里几乎都可以设计,老师一定要深入认识它的价值,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在教学道路砥砺前行!
 

发布于:2019-06-18作者:wanghuiling

上一篇:《数学广角—推理》教学反思

下一篇:《父亲的菜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