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学反思 >

《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1、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2、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突破教学重难点来设计的。经过了多次修改调整,最终呈现的课堂效果较好,但依旧存在不足。下面做出如下教学反思:
一、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着对比的数学思想,要如何把对比的数学思想落到实处?
1、探索新知中让学生动手按形状分的环节,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分类与整理”的过程,在学生作品展示中,不单单是本课主要记录方式的展示,应该更多的展示学生的不同作品,对于学生不同的记录方式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同时让孩子在更多的不同作品中形成更《分类与整理》突出的对比,有利于孩子选择清楚、简便的记录方式。
2、在细讲象形统计图的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哪个同学记录整理的能一眼看出:什么形状的气球最多?什么形状的气球最少?”应该给予学生一段时间思考,让学生充分的观察,通过对两种记录情况的对比(一一对应摆放和凌乱摆放),让学生充分的说,从而使学生自己得出象形统计图需要一一对应摆放的结论。
3、画象形统计图应该从上往下画还是从下往上画这个方面,可以以生活中身高对比的常识,让学生自己观察,体验只有在同一水平、同一基准上才能清楚的对比出两位同学的身高,以谁高谁低来强调画图应该从下往上,以直观的观察比较两位同学身高的高低从而联系到象形统计图中种类数量多少的比较。
4、“都是增加一个气球,为什么象形统计图的变化不一样呢?”也是需要教师准备好一个已有的形状和一个没有出现的形状,让学生思考后把新增加的气球添加到象形图,使象形图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触发学生的再次思考,加深对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
5、求气球总数环节中展示出按形状、颜色分类的表格,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讨论、对比,通过对比两个表格、两组数据,列两个算式后得出了相同的结果,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从对比和说两个方面,深化体验“标准不同、分类不同、结果相同”。
6、练习提高中,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型的题目,所以需要让学生先观察,观察题目已经给出的水果种类梨记录情况的示范,通过观察对比,从而巩固了上课所学的新知识点,帮助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方法。
二、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理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引导学生多“说”。上完整节课,到了反思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情况都是老师说的多,学生说的少,课堂中教师应该要精讲点拨,而更多说的机会应该是给学生的。学生体验、探索后,就应该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纠正、补充,让学生自己讲道理,让学生充分的说,形式可以有自己说、同桌交流、同学间相互补充等等,学生通过“说”不仅参与了课堂思考,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能从中获取课堂反馈,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从而作出调整,使得学生更清晰的掌握知识,一举多得。
2、引导学生多提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四能”分别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能够速成的,肯定需要慢慢培养逐渐形成的,所以需要教师从一年级就开始重视让学生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通过对象形统计图细化方面的探索后,应该有一个专门的中复习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联系新旧知识间的关系,环节,让学生思考,试着提出多个数学问题,从提数学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发布于:2019-06-29作者:guoxiaoyun

上一篇:十几减8教学反思

下一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