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学反思 >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中口算乘法第一课时,是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它是在认识了倍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课,它的教学是为学生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笔算作准备,所以让学生理解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会为学生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铺平道路。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

(一)由旧知铺垫

       由于要用到表内乘法及几十就是几个十的知识,我首先让学生齐背乘法口诀,并设计了两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1、口算,并说出所用口诀;2、练习了整十数、整百数的组成,为新知的探究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对新知的学习,我采用“猜想——验证——归纳——应用”的思路进行教学。

         刚开始,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提供探究口算乘法的熟悉的具体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景中:由游乐园的游乐项目表,引出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坐碰碰车每人需要20元,3人要多少元?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口算的不同方法,中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进步。

通过课前调研,我发现学生解题策略有两种方法:

①20+20+20=60(元);②2×3=6,然后在6后面添上1个0,也得60。第①种方法都理解,而第②种方法却说不出道理。于是我在上课时先让学生猜想结果并说出理由,然后让学生带着疑惑通过摆小棒亲身体验后直观的发现20×3=60的算理。

      对于计算方法的优劣比较我没有直接揭示,而是充分利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生自学,然后与他人进行算法交流、反馈,在出现多种算法后,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学生再算200×3=?2000×3=?此时再来揭示第③种方法的优越性,最后通过6×7 、 60×7、600×7这组题 的计算、说算理,归纳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识的变化规律,渗透函数思想。

(三)练习突出知识的使用价值,设计的练习题由浅入深,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习题的设计由简单的口算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生活的问题时,我有意设计了由直接信息到发现潜藏条件解决问题的训练。设计意图:1、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机械计算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无味;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3,、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4、渗透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参与意识很强,基本达到预设目标。但仍然有很多的不足:

(1)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摆小棒后,我让学生对照小棒图说说2×3=6中各数分别表示图中的什么?学生回答不出来,我费好大力气引导学生才说出来。

(2)没发现还有个别学生乘法口诀不熟,课后还要加强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熟练背诵。

(3)习题设计还不够精。口算题安排过多,占用了较多的时间,使后面的解决问题时间紧张。

 

发布于:2020-12-06作者:梁利利

上一篇:学生的负担不能过重

下一篇:数学广角搭配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