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学反思 >

线上教学策略交流学习

                                                         线上教学策略交流学习
                                                                          孙艳红
一、六年级策略
保证“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的的学习效果。我们组在翟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多次线上交流和分享。为了能有好的效果,同学科的老师都学会了录制视频。组内教研活动我们有单元备课、周备课,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安排对应的练习、检测。我把我们年级组的做法和大家交流汇报。
(一)确保线上学习全体参与,课堂、作业尽量做到不漏一人。
策略1:召开一次线上座谈会,召开视频家长会家长和学生都参加。让学生明白学习要求,最大程度争取家长的配合,能够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监督。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学习计划、按照计划进行。
策略2、 针对个别观课不认真,作业提交晚的学生。加强团队建设,继续完善并推行团队积分评比,让全员参与到团队评比中。 对极个别的同学利用微信,电话等形式进行询问和督促。
(二)结合毕业班特点,注重学生学法指导,保证学习效果。
路径1、课前预习,前一天晚上安排第二天学习内容,给孩子们预习的时间,以及自主学习时间和思考的空间。
路径2、参与式听课,遇到问题想一想,看到练习做一做。知识重难点和不理解的课程要反复观看。可以暂停思考。做好课堂笔记,重点有捕捉,图文有记录。(除观看电视直播,同桌100。为了学生能有最佳的学习效果,翟老师还查找了大量资料,看到免费的优质资源《国家教育云平台》推荐给学生。)
路径3、课后反思,能复述本节课重要知识点,谈注意事项。单元结束能够整理思维导图。
(三)利用微信群、钉钉群查漏补缺,作业展示、相互学习。
1.读懂学生的错误,查漏补缺。
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读懂学生的错误。共性的错误,安排课堂直播讲解或针对某一知识点、难点录制视频,让学生自主复习,反复观看巩固强化突破难点。个性错误,采用单独的微信或电话联系沟通,及时查漏补缺。
2.形式多样的个性评价,树立自信,激发动力。
路径1、制作电子奖状表扬优秀学生,发挥榜样力量。每天的评价都不同,鼓励为主,让学生有期待!
路径2、展示课堂笔记和作业,师生线上一起评价,促进相互学习。
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最终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二、其他年级交流:
一年级:提前一天3作业。钉钉群直播讲解作为观看课堂的有益补充。随时连麦交流。学生把知识点录制成小视频发群里,教师及时点评。对照答案批改后,教师再次批改。评选优秀小组。作业全对,有批改、书写认真。评选优秀家长,介绍一些做法共享,及时批改作业,陪伴学习,及时提交。及时和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状态。
二年级:评价学生,评价家长。
三年级:让冰冷的空中课堂充满温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陪伴。互动过程写在练习本上,课后发到微信群里,统计评价。用激情唤起学习的热情。归零评价。优质的学习资源,助力学习。高质量的。及时和家长沟通,注意沟通方式也态度。
四年级:学习方式,直播讲解和视频学习相结合。学习的步子小一些。洋葱数学针对某一个点讲解。直播时间尽量固定,有时间观念,做到提前安排。钉钉功能的使用。学习检测,及时、适量。发挥榜样的作业,阶段性评价。
家长帮忙批改和自己批改相结合。可以提前布置学习任务。
五年级:学生自觉性差,两极分化。精选课程内容推荐给学生。一对一点评批改。有错必须订正。正面引导和督促。说数学,理解知识讲给家长听录制视频发到群里。让家长做到陪伴孩子学习。
班级学生分成大组。提交问题,集中讲解。尝试家长给老师的一封信活动。孩子的学习,家长辅导情况。建议和困惑,及时调整策略。
李彩应:以讲促学,电子奖状换纸质奖状。以考促学,帮助学习学习。以赛促学,计算比赛,计算标兵。线上心理活动教育。
亚林:确保学生都能及时参与学习。多理解家长,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在线答疑辅导,提前制定学习计划。不变中求变,及时调整。
孙书记:
1、道不远人,付出就有收获。在这个最长的寒假,是拉开距离的节点。
2、切记一刀切。结合实际采用不同方式。多把尺子衡量评价。及时鼓励、表扬,放大优点,缩小缺点。让学生能吃的饱、吃的好。
3、创新是永恒的课题。动脑子、想办法,遇到新问题想出新办法。
4、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断总结、梳理。可以转危为机。把经验想法写出来。
5、不打无准备之仗,明天开学你准备好了吗?
王校长:克服焦躁情绪,该家长支个招。充分发挥年级组的优势,共同学习,不断进步。把当天的讲给家长听、录制成视频。评价方式多样。

发布于:2021-01-17作者:孙艳红

上一篇:《项链》教学反思

下一篇:《小蜗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