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这本书前半部分,用了大量文字从理论上研究课堂是“教堂”还是“学堂”?教学是传递信息还是精加工信息?方案是教之案还是学之案?教师关注学会还是传递?教师关注学会还是传递?上面几个问题阐述了本书的核心理念和教育思想,就是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现真实为学生服务的有效课堂。
我对这个理念很认同,平时我们的教都是我们以为的以为,学生对新知水平处于什么位置我们不让学生先学习新知我们是不知道的,都是我们预设而已,其实这种学习方式早几年我们华龙区实验小学已经使用,那就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先学后教教师能够清楚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需要学生去讲,哪些需要讨论得出结论,这都需要学生先试学说了算。正如本书总结没有学就谈不上教。
本书另一个让我感受深刻的一个环节就是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用学生简单语言去概括,而不是教师去出示目标,我感觉这样更加加深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和把我,同时也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标是自己定的,学生拥有制定目标的责任,执行起来才更加有力量。
本书中介绍反思性学习,即经历加反思,我只知道作为一名老师需要反思才能成长,却是第一次听到学生去进行反思性学习,通过一系列反思性学习心智操作活动来调整、优化自我学习人知结构、提高自我学习效能、促进自我学习合理性的一种积极主动有效的学习活动方式。在反思学习中,学习者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的对象。反思学习不仅仅是对学习过程、内容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是深究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目标、知识、方法、思路、策略、成果等,从而促进知识迁移,提高元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反思学习作为深度学习的特征之一,其主要体现在自主性、探究性、情景性和发展性四大特征。反思学习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对学习目标的反思,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对学习效果的反思。想象让学生思考以文字方面去反思,一定会让学生收获很大,让学生主动思考课堂,培养的是思考习惯和思考能力,对学生一生受用。
《学历案与深度学习》读书仍在继续,期待后面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