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串儿糖葫芦
华龙区实验小学滑玉民
我今年教的是一年级,因为我们班主任和辅导员每天放学都要各自护送孩子走出校门,我送东路队,朱老师送西路队,于是很多故事就在路队上发生了。
2020年10月29日下午,因为我们语文老师要参加教研活动,所以数学老师,朱老师要送东路和西边路两个路队。50多个孩子同时送完,也是对于一年级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难度的确不小。就在朱老师把东路队刚刚送送完之后。返回校园时就发现小郭同学和小刘同学发生了争执,小郭同学的校服拖在身后,被小刘同学不小心踩了一脚,郭同学不甘示弱,打了小刘同学一拳。朱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作为一个富有责任心的年轻老师,朱老师一定会趁这个机会来教育两位同学和睦相处的。当路队解散之后,朱老师就把小郭和小刘两位同学叫到一边,问他们为什么发生争执?当时两位家长也都来到了接送地点。本来是一次正常的调解,却在小刘妈妈的眼中变成了老师责备孩子。小刘妈妈,上去就责问老师“你把我们家孩子给吓着了,我们不是过错方,我们打他属于正当防卫。小刘,你是不是被老师吓着了?”本来两个孩子没有什么大矛盾,老师教育教育也就完了,被家长这么一掺和,小刘也就委屈的哭了。向来开明的小郭同学的爸爸却在一旁,对小刘妈妈这种做法颇有意见却也不好说些什么。朱老师看家长这么不理解,也就对小刘家长无话可说。
此时的小郭同学给爸爸要来钱,要买两串糖葫芦,郭爸爸问:“为什么要买两串,平时不是就买一串吗?”小郭说:“等会你就知道了”,买来两串糖葫芦的小郭,真诚的给小刘同学一串,小刘的妈妈说:“我们不要,我们不需要”。当然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最终在小郭的真诚相送下,小刘同学还是拿到了这串糖葫芦。
就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却被一个小孩儿给破解了。同样的一件事,两个家长不同的态度,就折射出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有人认为老师的批评会伤害自己的孩子,有人却认为老师的批评会纠正孩子不良的习惯。小郭同学的高情商,让朱老师赞叹不已。 我想,小郭同学的高情商和他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密不可分的。
做为旁观者,我思考良多,两串糖葫芦的背后隐藏着许多许多教育的真谛和理念,教育不仅仅只有关爱,还需要正确的引导,甚至需要严厉的批评,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袒护孩子,而应该让孩子直面错误,知道错误,改正错误正确引导教育他们明辨是非,将来他才会走正确的道路这难道不是一种大爱吗?
这个故事里边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家长对老师的不理解,不尊重,令人心酸。朱老师一片好意,她想抓住任何教育机会来引导孩子,而家长不理解,让朱老师受了委屈,对待这样的家长,我们究竟应该是如何和他们相处?这样的家长在我们的家长群体当中,其实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和这样的家长处理不好关系,会影响我们的教育效果,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不小的麻烦。我们教研活动回来之后,朱老师就给我说这个问题,说完之后,其实我心中已经有了我的决定,一定要让家长知道老师的好意,此时我的电话响了,正是小刘家长打过来的,从电话里边也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性格比较直,而且说话做事容易激动的家长,小刘妈妈给我说了事情的经过,之后我就引导她,你这样做对朱老师是及其的不尊重,对你孩子影响也不好,你应该给朱老师道歉。
不知道是真正的悔悟,还是给予对孩子的考虑,刘同学的家长事后还是给朱老师道了歉。这件事经过之后,我们会继续观察,继续思考,遇到类似的问题,怎么样提前避免这种尴尬局势发生。教育是一种无止境的道路,老师就像探险者,或者是拓荒者,一边前进一边摸索,一边思考,一边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