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学反思 >

看教育小故事的反思

    有人说过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会扼杀一个人才。”
    洛克说:“孩子就像白板一样,你后期把他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就会是什么样的人。”其实,在我眼中孩子并不是像白纸式的心灵走进小学阶段的,而是带着对新生活的种种想象、期望和启蒙阶段所生成的全部对世界的感知、认识、情感体验、社交能力和初步的意志能力走进小学。所以,小学生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当犯错时不应该是一种告诫的语气。而是换成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教育小故事,就更能够帮助孩子们去成长,那便如同在学生的心田撒下滴滴春雨,润物细无声。
    以下是我个人理解,穿插教育小故事的几个特点:
    一、及时性和针对性。小学生在校应该遵守学校的制度与纪律,当老师碰到学生违反纪律时,大多数情况不是责备就是教训,这对双方都不利,取得效果也不好。但如果用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不是更好?例如;老师临时开会,安排好学生任务,班长坐镇。但因个人原因,有小部分学生,不服从班长的管教,大声争辩起来。使得班里一团乱哄哄。老师回去后,不应该马上批评,而是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同学生,以前有个老木匠,干活干的特别好,他造的房子即坚固又美观,老板非常满意他,因为他用的都是最好的木材,最好的手艺来造的。当他退休前三个月,老板让他造最后一座房子。当时他一听,就特别的生气。感觉自己为老板忙活了大半辈子。快退休了,也不让清闲一下。于是,他就怀着不愉快的心情,造起了房子,这时从不偷工减料的他,用起了最恶劣的木材,最差劲的工艺干活。三个月后,房子造好了。可他知道,这是一座危房,用不了几年。当老板把钥匙交给老木匠时说:“这是我给你的退休礼物。老木匠顿时后悔万分。故事分享完了。同学们,我们平时的学习就等于在造房子,有的同学对于学习就是粗制造,将来住进去成天提心吊胆,后悔莫及。你看一个小故事及时地对学生的纪律来了个影射,而且说到了学校的心坎里,针对性强,使其恍然大悟,想必学生也乐于接受。
    二、简约型和持久性。一方面,显而易见,这样的小故事简洁明了、浅显易懂,一般几分钟就能讲完。另一方面,老师要抓住适当的时机来讲,而且,故事的哲理性很强,要让学生产生共鸣,对学生的影响时间较持久。因为,教师的说服,有些主要是以理服人,有些则主要是以动之以情。说服内容的情感因素对态度的改变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影响往往不能持久。而说服内容的理智内容则容易产生长期的说服效果。如果学生长期渗透在这样的氛围中,往往会形成某些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可能学生长大以后,小学的课文可能会忘记,但某个小故事却记得,终身受益。
     一名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对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

发布于:2021-01-19作者:刘晶

上一篇:课内外阅读(3)

下一篇:与家长沟通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