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教学比例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时,我努力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首位,所以在备课时,我紧扣这一主题,设计了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分层题组训练的教学环节,通过整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也使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因为这部分内容含量不大,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我出示了比较详细地自学提示,让学生先自学,后小组交流,我在巡视的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同学在自学进都能解决自学提示中所出示的问题,但是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讨论的不够,主要是因为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讨论的空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多的给予学生思考、交流讨论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二、回答问题时,大部分是集体回答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回答的时候滥竽充数,不能充分了解到每个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集体学习更要注重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 三、上课过程中,对学生引导的过多,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明显。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应该采用点拨式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把课堂尽可能多的交给学生。
通过这一次的教学,我了解到了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也找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我相信自己在以下这些方面会比这次做得更好:1.教学思路明了,教学过程流畅,条理比较清晰,很好地把控课堂。2.练习题设置多样化,由易到难,做到知识的拓展延伸。3.在教材处理方面。平时多研究教材,努力吃透教材,才能根据教材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