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学反思 >

《好的故事》六(5)

  与别的课文不同,《好的故事》是第一次见到的课文。可能自我感觉深度不够,鲁迅的文章读的大多是那些小说,还是明白能懂的。对于晦涩的鲁迅的散文,基本没有触碰,之前自然是知道《野草》的,可以并没有读过。
 
    备课反复考虑的问题是:那些具体的象征要不要讲得那么详细?最后,我决定“象征手法”详细讲,还拓展了丁香结,梅兰竹菊,举例讲了赋予“本体”特点、气质,形成象征。
 
    文中具体的景物,就不讲那么详细,最终只讲了“一串红”象征着新的力量。
 
    本课学生要重点了解的就是:美好的梦境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昏沉的夜象征着黑暗的现实生活。
 
    所以课的开始以介绍作者、作品背景导入,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些象征的意义了,也能说得很好。
 
    本课的第二个重点是:了解课文的结构,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们很容易发现,从现实到入梦,再到梦醒,回到现实。板书“现实→梦境”,“梦境→现实”,很清楚地看出这是回复的“圆形结构”,写作方法就是“首尾呼应”。
 
    最后,学生交流了“梦境”的表现特点:朦胧,梦丽,是各种意象的交叠,是不完整的图片,但是更显示出梦的朦胧美。
 
    尾声:大概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意象的东西很多。但是有一些可能目前还不知道代表什么?比如《初学记》,留下悬念,请学生们去读读鲁迅的其他文章《呐喊》、《野草》、《狂人日记》等集子。
 
     作业布置了小练笔:仿照鲁迅的梦境,谢谢自己曾经做过的梦。(提示:分为2个部分,梦中的那些细碎的片断,场面,自己醒来后的感受,所思所想。)

发布于:2021-06-30作者:peixiaodong

上一篇:《数独》教学反思

下一篇:《月光曲》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