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教学反思
传统文化从国家层面的全面推广,让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中渐渐热起来。但是对于经典的传承绝不只是一时的热衷,更不是跟随一种潮流的走向而人云亦云。作为一线教师,对于经典的传承,更多应该在课堂的实践中,课堂是我们的第一阵地,在这里如何让学生喜欢经典、传承经典,我认为教学策略的使用非常重要。
下面就统编教材一上《语文园地一》中《咏鹅》一课谈谈我的一点感受。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日积月累”中的古诗与作为课文的古诗相比,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日积月累”中的古诗,以读读背背为主,内容理解不作要求,古诗的意思不需要讲解。作为课文的古诗,除了读读背背,还承担着识字写字的任务。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插图,借助一些教学辅助手段,引导学生对古诗的意思大致有所了解。基于此,我对《咏鹅》这首诗设定了两个目标:1.背诵《咏鹅》 2.引导学生学习积累经典古诗文。
二、依据学情展开教学
很多学生在进入小学以前,都以古诗开蒙,而《咏鹅》这首诗,也在开蒙之列,所以学生对这首诗并不陌生。那么如何才能吸引学生呢?第一步,朗诵比赛导入。自告奋勇站起来朗读或是背诵,学生兴致很高,各个摩拳擦掌都要一展风采,读的背的声声入耳,可谓五花八门。第二步,教师范读。读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韵律。教师范读给学生做引导,然后出示加入停顿符号的古诗,学生跟读。重点关注“曲”是第一声。第三步:同桌互读,纠正读音;男女生赛读,读出韵律;配音共读,读出韵味。这样三步读下来,学生基本就会背诵了。
上一篇: 6和7的认识
下一篇: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