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个体自尊是心理成熟的标志,孩子自尊可看作是对自己身体、能力、表现等感到满意的一种心态。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是有个别差异的,有的孩子美,有的孩子丑;有的孩子高,有的孩子胖;有的孩子灵活,有的孩子迟钝等等。让我们每个人对自身的一切都能如愿实在很困难,更何况孩子呢?孩子很容易感受外界给他的评语,所以在学校老师对的学生的教育之一便是维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

小学生的自尊受到外界环境的直接影响。当今大量伤害自尊的个案研究表明,对于小学生,在家父母对他的言语刺激,很容易伤害他的自尊心;在学校,教师、朋友对他表现上的反应,也很容易伤害他的自尊,人与人,特别是老师,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应注意以下的原则。

一、不要用语言讽刺学生。

“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回答!”也许老师只是顺口一说,但是,学生很容易信以为真,使他自身感觉不好意思,真的认为自己很笨。

二、重视与孩子相处时的礼貌

命令、训斥、责怪式的语言,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轻视,故而没有自我意念。如果父老师常对学生保持应有的礼貌交流,使用“请”、“对不起”、“谢”、“不容气”。等礼节语言,便让学生享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

三、注意接受孩子的观念

在与成人的交流中,孩子很容易产生自身意念。而尝试各种观念是使学生自信的重要行为过程。只有老师赞同、接受学生的观念,才能进一步开发、引导他的意识水平。

四、减少学生的难过情绪

在众多学生面前倾诉某一个学生的错误是使孩子难堪情绪强烈的表现,而过多的难堪情绪造成孩子这样两种个性心态:一是不去思考,我行我素;一是情感思维,羞愧无比。这两者都不是老师所愿看到的。所以,老师在纠正学生错误行为时要留意孩子的难堪情绪。

五、鼓励学生的优点。在上品德与生活课上,我发现多数学生喜欢和杨孝文同学交朋友,经了解,都说她乐于助人,性格很好。于是我号召大家向她学习。

六、允许学生失败 。

学生做出的行为尝试难免会遇到失败的挫折,老师在学生失败时需要给他心灵的支持与爱护;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理解和信任。

七、不在学生之间互相攀比 。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成长过程,学生的心理成熟显现很高的个体差异。老师不应以固定年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心理意识成熟,而应注意学生过去和现在的行为变化,为学生培养自尊心

发布于:2018-10-26作者:peixiaodong

上一篇:爱是尊重

下一篇:创设英语环境 提高口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