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简爱》

                                《简爱》
                       华龙区实验小学  贺凤香
       一个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不自卑的女子;一个受尽磨难,但不安于现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女子;一个有尊严和寻求平等、自由,看似柔弱而内心极具刚强韧性的女子;一个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女子——她就是简·爱。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书籍是《简爱》。
        这本书也许在坐的很多老师都追捧过,我也是在上学的时候第一次阅读这本书,前一段时间翻阅儿子的书架,找到这本书又一次徜徉书中,于是有了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的想法。
       列夫·托尔斯泰说:《简·爱》表达出的思想,即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以及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在当时是不同凡响的。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被誉为文学史上伟大的爱情小说。
     小说讲述了主人翁简·爱自幼父母双亡,投靠冷酷的舅母,舅母却无情地抛弃了她。她在一所慈善学校做了六年的学生和两年的教师。十八岁时,她受聘到桑菲尔德府当家庭教师,认识了主人罗切斯特。两人都被对方独特的气质和丰富的感情所吸引,于是不顾身份和地位的巨大差距深深相爱了。正当他们举行婚礼时,有人证明罗切斯特的前妻还活着。简·爱知道他们不可能有平等的婚姻,痛苦地离开了罗切斯特。
      后来,简·爱意外遇见了她的表兄妹们,并从叔叔那里继承了一笔遗产。但她无法抵挡对罗切斯特的刻骨思念,最终回到了已经失去了财富、身体也遭到火灾严重摧残的罗切斯特身边,毅然跟他结婚。在爱的沐浴下,罗切斯特找回了幸福和健康。
  夏洛蒂创作《简·爱》时,英国位居世界工业大国之首,但女性的地位并未因此改善,仍处于从属地位。从夏洛蒂初次出版《简·爱》时假托男性化的笔名柯勒·贝尔,便可窥见当时英国女性地位之低,就连夏洛蒂写信给当时著名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自荐自己创作的诗歌时,得到的回复都是:文学并不是妇女的事业,在英国没有女作家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
      夏洛蒂创作了《简·爱》,刻画了一位敢于反抗,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的女性形象。
 《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简·爱》被称为经典传世之作,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这是一本用自己的心与强烈的精神追求铸炼成的一本书,含着作者无限的情感和个性魅力,为女性赢得了一片灿烂的天空。
    《简·爱》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爱与恨的世界。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它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它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我欣赏和赞美简爱。她追求独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虽经历不幸却热爱生活,并把爱带给每个需要她的人。为了自己的爱的信念,平等的真实纯粹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以及的唾手可得的爱情,并最终也与自己的爱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简爱的一生,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却是平凡而不平庸。
      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张扬的精灵。她的生命,有如彗星的闪亮和美丽。
     从世俗的喧嚣浮华中脱离出来,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简爱》吧,去和简爱的灵魂对话。
      简爱就是一个童话,她让我们相信,拥有了独立人格并可以自尊、自爱、自立、自信的女子,即使是一株野百合,也会有自己的骄傲,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永远的春天。

 

发布于:2018-12-23作者:贺凤香

上一篇:数学教学生活化

下一篇:美术教育随笔(4)--儿童自主性绘画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