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学会正确,自主的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读书,尤其是读好书,是与先贤的对话,是涤荡心灵、塑造完美人格、提高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途径。乐读者,可秀嗅得墨香;善读者,可嚼出智慧。朱永新老师也曾经这样说:“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实施有效的人文教育,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这一切的一切,宋老师她做到了。
宋老师精心组织,开启了社团阅读的精彩,同时也为我们开启了一条指导学生阅读的光明大道,从社团成立之初,合理分组,任命团长,成立微信群,确定活动周期和具体的活动时间,给社团起名制作设计等各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在活动指导方面,他更是强调了社团成立要有仪式感,这就让我想起现在特别流行的一本书,《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能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并心怀敬畏。让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每一个普通的活动,因为仪式感都变得有趣而又值得纪念,所有的仪式感都是给生命加冕!同学们也更是喜欢有仪式感的事物,在这样的活动中,同学们,对读书也充满了敬畏之心。
在阅读内容方面也给我们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参考,或是经典朗诵,或是现代散文诗歌,亦或是古文、古诗词,阅读范围之广,可谓浩瀚,为我们开辟出如此广阔的阅读天地。 活动形式更是灵活多样,亲子阅读,成语接龙游戏,角色表演,丰富而又多彩,各类主题活动让阅读社团活动的开展有了一个很好的依托。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越读越快乐,真是深陷其中欲罢不能啊,而同时又让家长与学生全面参与,家长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让每个孩子轮流做主持,都能得到锻炼,特别是班里那些默默无闻的孩子,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孩子都有单独展示自己的机会,过一把主持瘾,这就是看见看清智慧的看见看清,让每一个生命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滋养。在整个活动中,老师的组织和参与是必不可少的,老师给孩子们的鼓励,特别是老师给孩子们那如诗般的际遇,真是如环佩叮当响在学生那儿看,又如潺潺清泉流于学生心间。于是我想到我们在,班级成立之初也成立了家本读书社团,可是我们的社团走着走着就悄无声息了,没有坚持下去,这是为什么呢?听了宋老师的讲座,我才明白,我没有像宋老师这样,给孩子们以各类激励措施,也没有参与到每一次的读书活动中。或许社团阅读只是一种阅读方式,但是给孩子们创设了一种阅读氛围,更是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这颗种子会,发芽长大,会陪伴孩子们一生,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一首诗中所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到的东西,它就变成了那个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它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经典便成了孩子们的一部分,阅读也变成了孩子们的一部分,会连绵很多年,在阅读的路上,我们和孩子一路同行!
下一篇:浩然正气立于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