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爱读书教师
华龙区实验小学 谭永莉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教师读的书比较多,给人的印象也总是满腹经纶,知识渊博。然而,在现实中,有很多教师平时除了教学用书外,已经很少读书。少读书不读书的教师日益增多,书香气正渐渐远离校园,已然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一名教师,天天教育学生多读书而自己却少阅读甚至不阅读,无论理由听起来多么充分,这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教育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生存的方式,更是一项点燃生命、引领智慧的伟大事业。要搞好这项事业,不仅需要教师拥有满腔的热情、敬业奉献的精神,更需要教师是一个知识渊博、思想先进、拥有智慧的人。
孔子曾语重心长地教育其子孔鲤说:“不读诗,无以立”,“不读诗,无以言。”朱熹亦有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啊,教书不读书,又以何传道授业解惑?何以做到岀口成章、文采飞扬呢?
常读书方可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充实自我,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如果总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守着所谓的“经验”、“方法”,而不去经常阅读最新书籍,关注学科发展新动向,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适时地为教育教学思想注入一泓清冽的甘泉,不断地改进教学措施,又如何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步伐?自己昏昏,有遑能使人昭昭?
常读书方可以身作则,塑造灵魂。师者,生之范也。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乃至影响其品格的养成。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切不可只坐而论道,空谈大道理,只有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躬身实践,用自己切实的阅读行为给学生做榜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点燃他们的智慧之灯,促进其良好品格的形成。
作为一名教师,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是坦然的,自信满满的,胸有成竹的。而这一切,最基础的是,每个教师都需要丰富的教育理念,而读书就是获得教育理念最好的方法。
多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有人说:读书就是在和大师们对话。确实是这样的,多读书,特别是读一些教学方面的书,就常常会惊叹“原来还可以这样上”。 “我怎么没想到呢”。所以经常去读些书,你在教学实践中思路会更宽,更具有创新性,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多读书有利于更深入地钻研教材。多读教育书籍,有了更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对我们教学实践中分析教材是很有帮助的。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的应用自如。
多读书会提升教师气质,伸展教师个性。既然新课程理念是培养有个性的学生,那么首先我们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我们每个人也应具有自己的风格,但是前提是要多读书,从书中慢慢积累,慢慢摸索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多读书会促进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关注课堂细节。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之一。而会不会反思,对青年教师来说也是一个问题。多读书,在读书过程中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那就应该及时地记录下来。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智慧也随之不断增长。因此,我们要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为了更好的反思自己的教学。阅读教育书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你更加关注课堂的细节。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从现在起,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吧,因为从此你平淡的生活将鲜花盛开,悠长的人生之径将清香馥郁。
上一篇: 乒乓球事件
下一篇: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