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感受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感受
 
我们现在的新课程标准,倡导了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纷纷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合作。我也不例外,说实话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我在操作和使用的时候并没有深入的去研究。记得使用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在讲优质课的时候用。在教学“十的组成”有一个环节让孩子用手中的学具自己动手把十分成两部分,结果孩子们各分各的而且几乎分的都是有规律的分。显然是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像这样的小组合作,没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没有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寻求有效的途径。显然,这样的小组合作是形式化的。像这样形式化的小组合作我在课堂上也组织了无数次,这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小组里没有分工,因而没有真正的合作,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被抹杀了。
后来我就开始尝试在自己的常态课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把学生分好组并给孩子进行分工。记得那是在讲一节“四边形”有一个环节让孩子小组合作对四边形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有的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的比较好,大部分小组合作的比较糙。也没有真正的做到合作学习。结果反思自己知道,小组合作不能只是有小组分工。还需要做好多的准备。
有一次我听翟老师的课,看到她的课堂上孩子们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的比较好。效果也挺好。课下进行学习了解知道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老师要做些什么?孩子改做些什么?结合自己几次尝试下作合作的经历及与同事共同学习后我觉得要想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体现出来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 老师要做。
    1. 、组建合作小组。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
    2. 小组的成员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3)、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
(4)、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通过不断的反馈,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2、学生做的。
        (1)、交给学生该如何与人交流。
(2)、学会倾听。
(3)、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要把小组合作学习搞好,不单单要老师和学生做到这些,还要坚持去做。及时实施过程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我们要想办法解决。
  
 

发布于:2019-06-19作者:wangxiaoling

上一篇:做爱读书教师

下一篇:学习四则运算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