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法谈

小学生的海量阅读,在提升他们文学素养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培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下一代人才,我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上颇动心思,下面就浅谈几点:
一 、老师引领
1、只让学生读书,口头上的命令不如身体力行。要想让学生喜爱读书,老师首先要做一个爱读书的人,成为学生身边活生生的榜样。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先我从自身抓起,开学伊始,我就给自己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每天都坚持读书,每天晨读时间,把自己在晚上阅读的书籍和内容给学生讲述一遍,告诉他们我晚上阅读到几点,精神上刺激他们。有时和学生比赛读,有时和学生比赛背诵好词佳句,优美段落。有时让学生看我阅读中摘抄的自认认为有用的文段。有时给学生读我写的读后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的感召下,学生读书的兴趣浓厚了,由此可见,老师以人格养成人格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
2、我课间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喜欢看的书籍后,自己抓紧时间阅读,如:读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这本书时,我把其中最精彩的片段在班里阅读给他们听,特别是老斑羚带着小斑羚飞渡山峡的激动人性的场景,边读边讲解,同时在黑板上做简笔画,那扣人心弦的一幕深深吸引学生,我讲到一半时戛然而止,让他们在书中去寻找结果。学生一放学,就让家长给他们买这本书,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同时,我又给他们推荐沈石溪的其他书籍。学生有一本拓展到基本,阅读量慢慢加大。
3、发动家长,奖励刺激。我抓住学生的心理——喜欢老师送的礼物。我对班中每周表现好的学生加以奖励,奖励的物品是书。这些书都是悄悄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买好后放到门岗,我拿到手后再在扉页上写上老师寄语,然后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奖励给学生,这样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爱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
4、课堂指导,激励阅读
为了不放弃一个学生,我特意就《蓝色的海豚岛》一书,上了一节《好书推荐》课,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应从书的封面开始,然后读作者,读主要内容,读目录,就其中某个章节加以详细指导,如:让学生对优美语句做标记,有感触的地方写批注,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同时读作者的写作方法,读书细节描写,自己写作时加以引用,真正读出效果来。
还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好书,或者推荐好书,还可以讲自己读书的故事,由于时间限制,我让学生写《好书推荐》本,就是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一个本子,每天一个学生写一篇自己阅读的好书,写的内容是:书的题目,书的作者,书的内容,自己读后感受,家长可以加上评价。当下一个学生接到这个本子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上一位学生写的书的内容,如果自己感兴趣的话,他就可以借阅,也可以自己买来读。无形中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也给学生推荐了好书。
二、结合学校,书籍漂流
1、我们学校每个学生每个年级都有书记漂流活动,我让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先把自己手里的书籍看完,边看边制作阅读卡,看完后写出读后感,这样当成作业后,全班学生都拿起书本读起来。后来,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我在班级公共邮箱里发了几张自己制定的亲子阅读卡,每个星期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填写阅读卡,这一举动感动了很多家长,说这个办法很好,使家长又碰起书本像回到自己上学时代,同时看了书籍后也感觉收获颇丰,亲子阅读也拉进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情。
2、跳蚤书市,引发兴趣
每年学校都有一次跳蚤书市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都拿起自己已经看过的课外书在书市上要么交换,要么卖出去,再卖其他同学的书,这是学生非常期待的活动,每次跳蚤书市后,学生都会收获颇丰,而且捧着自己买来的或者交换来的书籍爱不释手地阅读起来。
三、结合教材,拓展延伸
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不可盲目去读,应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读什么样的书籍,怎么去读,为此,我结合自己所教课文,呈扇形拓展,比如:教学《蟋蟀的住宅》后,我让学生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和他的其他书籍,然后在其他描写动物的书籍。再如:学习如:教学《月亮之谜》一课后,我故作神秘地说:“除了课本上说的月球上的未解之谜之外,其实,还有很多谜至今没有解开,如“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品中,都含有纯铁粒子,但是这些纯铁粒子在地球上好多年都未生锈,这还是破天荒的事呢!还有人说,月球比地球还要古老等等。这些都是真的吗?请同学们课下找找有关书籍或者资料,寻找它们的谜底吧!”这样更诱发了学生自己寻找有关世界未解之谜一类书籍的愿望。再如三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的神话故事,我故意给学生讲一些课文中没有的神话故事,并且讲到关键的时候嘎然而止,勾起学生想知道故事结果的欲望,诱导他们课下自己找到有关书籍去读。再如,学习五年上册第八单元:“走近毛泽东”后,我给学生推荐《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毛泽东传记》《伟人毛泽东》等,在引导学生阅读《周恩来》《朱德》《陈毅》等中国十大元帅的书籍。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再读《开国第一战》《朝鲜战争》等有关抗美援朝的书籍。就这样,学生的阅读书籍呈扇形不断扩展,阅读量不断加大。学生也越来越喜欢读书。
四、利用班级阵地培养兴趣
利用班级阵地,采用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多读书。
为了让学生读更多的书籍,我充分利用班级阵地,采用晋级的方法,让学生比赛读书,多读书。如:读完一本书在阵地上挂牌晋升一级,当晋升到五级的时候,我邀请他的家长到我们班里,让他给我们班的学生讲讲他的孩子为什么能这么快进入第五级,他是怎样在家认真读书的?然后再让家长对我们班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激励,提出阅读的要求和希望,也有的家长告诉学生了一些好的阅读方法,是很有价值的,最后让家长亲自把白色的牌子换成红色的。其实,这样邀请家长到学校,比着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叫家长,对孩子来说心情大不一样,听着自己家长的讲话,孩子的心里美滋滋的,最主要的是更加激发了他读书的兴致。所以以后读书的劲头就更大了。当第二轮进入第五级的时候,我再次邀请家长走进我们的教室。让家长再次给学生讲话,我呢,当着家长的面奖励给学生一套书(名义上是我送给学生的书,其实是事先我让家长根据孩子的需要他们买好的,这是需要家长保密的),并且当这个学生接到奖品的时候我让他谈谈此时的感受和以后的打算,此时学生的心情很激动,都是说感谢老师和家长,下定决心以后会更努力的读书,并且还说早点把这套书读完送同学们一起读。每当这时候,班里总有孩子大声问我:老师,我可以不可以得到你的奖品呀?我告诉他,只要你抓紧时间读书,当你晋升第十级的时候,老师也会送给你一份礼物的,加油吧!就这样,一次次的鼓励,一次次的刺激,所以在这一个学期里,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致一直很高涨。期末根据读书的多少评选班级语文小博士。这样引领学生走进书的海洋,在书海中畅游。
    五、利用假期,充分阅读
寒暑假是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最佳时期,因为时间充足,但是,没有老师引导,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学生可能感觉无从下手,这就需要老师放假前的指导。为此,我在放假前给学生布置作业,主要就是读书,但不是只读,要做读书卡,写读后感,在去年的暑假里我让学生重新阅读四大名著,然后写作文《你最喜欢这本书里的那个人物?为什么?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布置的一篇大作文就是《论中日战争》因为当时正赶上中日争夺钓鱼岛,我让学生上网阅读有关中日战争的资料,阅读中日战争的书籍,每晚看新闻,了解时事政治,然后写成3000字的作文来,并且期末开家长会的时候也告诉了家长,请家长加以引导和指导,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完成。学生还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作业,都有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之冲动。假期里,我利用校讯通发短信提示,因为学生的作文是上传到班级公共邮箱里的,我就每天查看,阅读后给他们以正确指导。
厚积而薄发,大量的阅读使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的练笔发表到校讯通博客圈里,本学期已经发表400多篇,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在编写长篇小说。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阅读,全面参与,使他们的情感与文学作品的灵魂相碰撞,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使学生的灵魂受到震感,更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实现生命的成长。让学生爱上阅读,让学生学会阅读,让学生的能力在阅读中提高,正是我在语文教学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发布于:2019-12-01作者:xiaoshujie

上一篇:《赏识你的学生》读书随笔

下一篇: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