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总结

长课文、难课文”有效教学的学习心得
                                                  王慧芳
这两天我认真学习了第二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观摩交流,收获不少。首先,我们来看看如何看待教科书选编的长课文、难课文。陈先云指出:语文教科书选文首要考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难易适度、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课文的难易与字数的多少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选编长文章、难文章,也是满足小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需要。为了增强教科书的可操作性,方便教学,教科书在长课文、难课文编排方式上也进行了创新,明确了阅读目标与要求,提示了阅读方法或策略。他认为,统编语文教科书选取少量的长课文、难课文是可行的。因为一个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生活中,一定会接触到程度不同、长短不一的阅读材料,由于学习工作的需要,即便再长、再难也得硬着头皮读下去。教科书应满足这样的要求,帮助学生成长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这是强调教科书选文的一种发展性,也是选文的一种进步。
对于难、长的课文,他总结出四点原因: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转变;二是对教科书的理解把握不够到位;三是拔高了教学目标;四是不太重视学生的阅读情况。对此,我也深有同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的是阅读和写作的策略。从阅读实际来说,一年级孩子们现在阅读的课外读物多是长文。怎样读好长文,怎样把握要素,进行适当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的课堂不能以好不好教、好不好学作为标准,来选择我们所使用的例子。本学期,我们班共读的书目就是《三国演义》,一个月的共读共享,孩子们在书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喜欢哪一篇完全和篇幅的长短无关,也没有因为篇幅长而影响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只是,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孩子,感受不同而已。
说来说去,长课文、难课文怎么教呢?陈先云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
        1. 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聚焦关键问题。
        2.重视用好思考练习题,实现教学目标。
        3.简化头绪,突出重点。
        4.因文定教,以学施教。
        5.从整体着眼,增强整体教学观。
       教师用好统编教科书,要从整体着眼,增强整体观。教学要关注整体,加强内容的整合,避免零打碎敲。
一、要关注单元的整体。可以把一个单元看作一个整体来教,如果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就要与课内阅读形成一个整体。所谓的整体就是要为整体的目标服务,是统一目标下的整体。
二、要关注一篇课文的整体以及一节课的整体。在一篇课文或者一节课中,听、说、读、写、思维训练和人文教育都要围绕目标、整体推进、螺旋上升,不做线性排列。
三、要处理好课文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可以遵循基本的教学模式:整体—部分—整体。首先要重视从整篇课文着手,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既要注意一篇课文每个部分的内在联系,还要关注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过程也是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我们不能忽略课文整体的存在而只抓重点词语或关键句段。
四、要关注学生整体。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分享。同时,也要关注个体学生的整体发展,不要低估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与潜力。一节语文课是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如指导学生朗读整篇课文就是有所为,即使读完全文需要较长的时间也是值得的。
总而言之,对一至六年级全套教科书的各项内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认知,是用好统编语文教科书的前提,同时还要多看看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发布于:2021-01-12作者:王慧芳

上一篇: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下一篇:微笑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