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用故事劝架

                          用故事劝架
昨晚7:07分,正在吃晚饭,“叮铃铃”手机响起,一看,周老师来电。

周老师负责每天下午放学后学生的管乐团训练,一猜就知道我班学生在训练班惹祸了。周老师简述:我班小瑞和五(2)班的小志打起来了,原因是小志进到小号训练室时,看到小瑞在写作业,就说了一句:“奋进吧,少年。”而小瑞说,小志说他是’骚’年”,是在说风凉话,就拍了小志一巴掌,小志不示弱,还手,一来二去打起架来。

在周老师和教萨克斯的王老师一再劝说下,才稍微稳定,上课。等训练结束,小瑞看到接他回家的妈妈时,又开始大哭大闹,歇斯底里,无论谁劝也不行,还说他和小志之间的矛盾是在暑假里就开始了。

在一个多小时的劝解、安抚中,在几个老师和小瑞妈妈的开导下,在周老师答应第二天早晨找班主任老师把这件事彻底澄清时,小瑞才算带着委屈和妈妈回家了。
我答应周老师,第二天早晨一定配合周老师工作,共同劝导孩子,彻底解开他们心中的结。

小瑞,很有正气,品行端正,曾经做过班长。平时很和气,说话有礼貌,但是如果招惹了他,让他受了委屈,那就麻烦了,脾气暴躁,犟起来谁也劝不下,曾经和同学因为彩笔问题,闹了好几天情绪。
明天我该如何开导这样性格的孩子?何况周老师也说了,***妈说不就一点小么,忍耐一下就可以了,他就对妈妈吼叫:“有些事情不能忍,我也不想忍。”我想,明天我如果再批评他,会使他的倔脾气再次爆发,一发不可收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得一改往昔的教育方法,稳定自己的情绪,来个以柔克刚。

今天早读课,周老师、冯老师来到了我班教室门口,我立刻把小瑞叫出来,一看没有小志,我就让冯老师把小志也叫上,可能两位老师怕俩孩子再闹起来,就说了一句:“还叫他吗?”我毫不犹豫地说:“叫上,一起来吧。”我把他们四个让进我班教室西侧的小阅读厅,让每个人都坐在一个小凳子上,刚坐下,我就先拉住小瑞的手,怕他一会儿因激动而冲动。从他吃惊和不好意思的表情中,我感觉他心中还有一丝怨气和不满。

周老师说:“你们两个谁先来说说昨天下午发生的事情?”我对小瑞说:“我们一班还是文明班级呢,小瑞也是新时代好少年,让小志先说,可以吗?”小瑞点点头。小志就叙述了前面周老师对我们讲述的内容。我立刻接过来对小瑞说:“小瑞,你真不亏是新时代好少年,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练习乐器之前,先写作业呀?”周老师也接着说:“是啊,这些孩子都很优秀,很知道学习。”我接着前面话题说:“小志说的是真的吗?”小瑞还是抓住不放说:“他说的不是’少年’,是’骚年’”。我笑着对小志说:“你当时是不是就像小瑞说的那样,给他开玩笑的?”因为冯老师说了,小志平时就是个活泼的孩子,爱动、爱闹。小志不好意思了,点点头。周老师接着说:“你们以前不是还有矛盾吗?现在一起说开了,否则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见了面别别扭扭,看对方都不顺眼,那不还得闹矛盾吗?”我赞同让他们都说开。

小志说暑假里俩个人一起学习长号时,他经常和小瑞开玩笑:在长号嘴里放一个粉笔头,吹到小瑞的脸上;动动手摸小瑞一下;有时候说几句难听的话……而小瑞呢,偏偏是个不爱开玩笑的孩子,对小志的行为很是反感,说了几次不管用,就从此埋下怨怼的种子,今天终于爆发了。
听完两个孩子的描述,我依然心平气和,明知道小志的不对,但是,自己不是他的班主任,不好直面批评,对小瑞的脾气,我也想压一压,正好班里学生正在阅读《水浒传》,我问小瑞:“《水浒传》中有一回,讲的是李逵骂宋江,说宋江抢夺一太公的女儿,并把’替天行道’的大旗砍倒,你读了吗?”小瑞马上说:“我读过了,李逵脾气太暴躁了,性子太急了,后来弄清楚不是宋江的事,是一个人冒充宋江做的,最后差点把李逵砍头。”“是呀,可见人的性格暴躁会惹祸端的。”
  
  接着,我又问小瑞;“古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你听说过《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吗?”小瑞和小志都点点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后,受尽侮辱,但勾践忍辱负重,获得吴王夫差的信任,回国后卧薪尝胆十多年,最后一举灭吴,重振越国。
我们刚学完课文《将相和》,我就趁势让他两个回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并问:“蔺相如真的怕廉颇吗?”两个孩子都说不怕,是因为蔺相如心胸宽广,顾大局,识大体。“是呀,这些故事之所以流传下来,就是要我们学习故事中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闪光的一面。你们两个一个是新时代好少年,一个是班干部,都是很优秀的孩子,现在给老师讲一讲听了上面的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吗?”两个孩子都感受到做人要心胸宽广,遇事要冷静,要学会忍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为了让他们永远解除心中矛盾,我又给他们简单说了一下清朝宰相赵廷玉“六尺巷”的故事,让两个孩子明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真正内涵。

最后,我言道:“古语说’不打不相识。’也许从此以后你们两个会成为知心朋友。你们两个有缘分在一个教室学习乐器,有共同爱好,也许初中、高中你们还会在一起,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成为最好的‘哥们’。现在谁都不能再计前嫌了,好吗?能否握手言和?”

两位明事理的孩子微笑着握手和好,出我意料的是,小瑞先伸出右手来。我把紧紧握着小瑞的左手松开了。

看到两个孩子和好,周老师也长舒一口气。

今天教育两个孩子,我一直面带微笑,一直柔声细语,一直不急不躁,让两个孩子在
舒缓、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化干戈为玉帛。

劝架也是讲究艺术性的。面对渐渐长大的学生,特别是性格倔强的男孩,我们不能再盛气凌人、严辞说教了,就像今天:坐下来,谈心一样,避开锋芒,用故事劝架,效果岂不更佳?
 

发布于:2021-01-18作者:王腾岚

上一篇:教育故事

下一篇:班级特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