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如何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文明礼仪要注重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古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小学生的礼仪是在交往中养成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经验总结,我认为抓好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
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做个好学生,就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应当从小节做起,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打招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养成。
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 《小学生日常规范》、《小学生守则》许多学生倒背如流,而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果皮、塑料袋现象就发生在他们身上。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月,学校开展做好事活动。为什么许多学生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不用说在社会上做好事了。所以,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做起。比如说: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教师要主动行队礼问好,见到班里不整洁就主动整理,上学衣冠整齐,佩戴红领巾,上操、集会、放学站路队要做到快静齐。.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质的飞跃量的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小学生的镜子,教师的言行举止才能无不影响着小学生的行为。小学生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给学生搭好桥,铺好路,努力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向学生问好,叫学生坐下时我都要说请坐。课间学生向我问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飘带,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学生为我倒水,我感激的说:“谢谢!”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明显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发布于:2021-01-18作者:张亚琳

上一篇:引导学生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

下一篇:活学活用教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