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另眼看待后进生
华龙区实验小学 滑玉民
曾几何时,我们对后进生往往就是“爱不起来”,“看见他们就很不耐烦”,人家都学会了,为什么你不能,上课时,大家都能认真听,你却总是做小动作,我认认真真地备课,你居然不认真听讲,不但不认真听还在课堂捣蛋;我辛辛苦苦地教你,你每次作业总是乱作,每次考试都是最后几名,因为你我每次的平均分都比同年级的其他班低,教学成绩总上不去,评优选先轮不上不说,在领导和同事面前还抬不起头来……如此越想越气,当然“不耐烦”。
年轻时,我也曾经这样过,但是,如果你换一种眼光,也就是儿童的眼光,准确地说,是站在后进生的角度看他,咱的心情也许会不一样的。咱不但会感到这些孩子不但可怜,而是可敬——
是的,他们听不懂课,可是他们一年四季无论寒风凛冽,还是烈日炎炎,每天总是准时(当然,有时也迟到,)到学校来做一件事,就是听他们听不懂的课。想一想,这是什么概念?换做咱,咱能做到吗?成人听一堂枯燥的报告都觉得度日如年,可这些孩子,每天都在教室里受着残酷的精神折磨——听他们根本听不懂的课,一听就六年甚至十二年!他容易吗?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咱做为老师恐怕也不具备吗?
后进生长期坚持听他听不懂的课,他换来的是什么呢?是老师的呵斥,是同学的嘲笑,是家长的打骂——这就是我们号称“以人为本”的教育给他们的全部“馈赠”。教育人道主义,教育所应该蕴含的起码的人性和人情,在这里荡然无存。然而,面对呵斥、嘲笑和打骂,他们从来不气馁,丧气,不悲观绝望,第二天依然背着书包来到学校走进课堂。而且还乐呵呵的,对老师还是有礼貌,对同学依然友好,回到家里照旧叫“爸妈,我回来了”。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咱有吗?上课可以睡觉,作业可以抄袭,考试可以交白卷,大不了又挨一顿臭骂,这么美好的生活,干嘛不享受而要自杀呢?咱说,后进生如此乐观豪迈的生活态度,咱有吗?
还有,咱什么时候看见过后进生记恨过咱?是的,可能有时候他也和你顶撞几句,但事过之后,你也许还在生气,他却忘记了,碰见你依然“老师好老师好”叫你叫得甜蜜蜜的。经常听老师们说,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经常会来看老师的,往往是那些在学校经常被老师骂得狗血喷头的后进生。不管后进生在学校怎么被老师骂,甚至有时候还是被冤枉的,可这些孩子回母校首先看的,还是当年骂他骂得最厉害的班主任。如此宽阔的胸襟,咱有吗?
这样一想,我们做老师的,可能还不如后进生呢!表面上看他们可气又可怜,但实际上,他们可敬又可佩!
也许我们对后进生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成绩不好就是后进,其实,成绩不好就代表他什么都不好吗?成绩好就代表什么都好吗?一定不是这样的,学习不好,可能体育好;学习不好,可能人品好;学习不好,可能音乐好;学习不好,也许仅仅只是学习不好而其他非常优秀也书不定。所以,后进生这个词本身就有自身的局限性 ,我们又为什么用那么简单粗暴地态度对待学生呢。
亲爱的同事们,咱还能恨他们吗?
上一篇:随笔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