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点滴做法

       计算贯穿在小学数学的全过程,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逐步建立数感,增进学生对计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算”指的是计算教学,计算不单单是一种技能和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应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
      作为三年级数学教师,我把研究重点放在低中段计算教学方面。低中段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中年级是打好计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
小学可分为低中高,小学第一年段所学的计算主要有:20以内的进位加、20以内的退位减、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这些计算内容是学生中高学年段学习计算,以及初高中学习大数的基础,此外,计算问题已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涉及计算的场景:超市购物、菜市场买菜、银行储蓄……然而小学低中年段的计算错误却也是困扰无数老师家长和学生的问题,计算能力不过关不仅会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体验,长期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形成。
一、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计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计算的重要性。本身对计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段计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低段计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计算出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计算,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1.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计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
(1)归纳算法,“凑十法”。
(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
2.练习形式多样法
由于计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的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所以在计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平时,家长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计算练习,例如看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直接说出得数、对口令、夺红旗等数学游戏,还有如自算(自己在书中找口算题,规定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互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通过对比,来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竞赛、抢答等竞赛的形式,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此外,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之外,还可以建议孩子们在生活中运用,比如: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等,让父母把10以内的加减全部做成卡片,每天练习,这样就不会感到口算枯燥了。
3.计算练习要做到持之以恒
要做到正确熟练,必须坚持做到天天练。我的做法就是每天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算20道口算题。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练习,日积月累总会有进步的。
4.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口算的正确性
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我们大多都认为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然而这些好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以往有目的地训练,才能培养出这些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养成“看清题目、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消灭计算错误,提高口算正确率。
总之,要提高低中年级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的过程,在计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发布于:2021-05-02作者:guoxiaoyun

上一篇:陈先云直播培训心得

下一篇:如何提高班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