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韩凤华
<四则运算>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首先对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了概括归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总结,头脑中形成了清晰地知识脉络。四则混合运算则是在掌握两级运算以及小括号的基础上,引入了中括号,使计算步骤更加复杂,特别是同一题目,在不同的位置加入括号,从读法到意义,以及运算顺序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为此,我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即先括号内,后括号外,先乘除后加减,单一加减或单一乘除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加强练习。学生在解答如“326与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和,积是多少?”一类的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教学时,我补充了相关的文字题,引导学生读题区别,正确的理解含义,并写出正确的四则余混合算式。
3、强化读算式。这也为学生对文字题的理解打下了基础,更为学生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4结合典型例题强化认识。使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上一篇:连除应用题教学反思
下一篇:四年级四则运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