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公开课课后反思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在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之后,我自信满满的开始了我的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进度顺利,实现了我对课堂效果以及课堂问题的预设。然而结合教研室徐老师的课后点评,我有以下思考:
(1)寓教于乐是新时代教育对教师的挑战。
青年教师要把培养人格完整、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己任。更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风格,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活”起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2)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在教学中,我经常会把抽象的或重点的知识编成口诀儿歌或者做成比喻。既让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又实现了教学的有效和实效。
(3)让错误成为资源。
在教学前,我们要做好一定的预设。在课堂上要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让“错误”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既避免了其他学生的错误类归,又培养了教师的教育机智。
(4)板书是为教学服务。
因为性格关系,我的课堂板书不是特别“美观”,徐老师指出,小学生对直观性的事物认识深刻,所以我有必要对板书“整整容”。日后,我一定会有效利用教学板书的教育价值,让板书为教学服好务。
(5)学会欣赏好课。
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独有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课堂设计,好课不是表演出来的,不是完美无缺的。在提倡常态课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堂课,只要有一个闪光点,就可以称之为好课,都可以从中得到学习。
教育无止境,进步无止境,学习无止境。作为青年教师,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多向同事和领导取经,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让思维交流的涟漪辐射的更远,让灵魂碰撞的火花闪耀的更亮!
上一篇:用字母表示数(二)教学反思
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