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
——多文本阅读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外鲁迅的作品和不同作者回忆鲁迅的文章,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激发学生了解鲁迅的兴趣,推荐阅读更多关于鲁迅的书籍。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讨论、对话等多种形式深入研读有关纪念鲁迅的文章;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穿插和引入相关文本,着力打开学生的视野,构建开放的、有内在紧密关联性的课程视野,展现一个相对立体的真实的鲁迅。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明确主题
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板书)鲁迅,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最近我们课内课外读了一些鲁迅先生的作品和有关描写鲁迅先生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来交流阅读收获,走近鲁迅先生。(板书)走近
二、复习回顾,知识准备
1、谁来介绍一下鲁迅:
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 》、《 》,《 》,散文诗集《 》,散文集《 》,以及大量杂文。他是伟大的( )、( )、( ) 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 )的奠基人。
2、鲁迅的名言不仅对我们生活态度有影响,而且有重要意义。谁来背诵一下自己积累的鲁迅的名言。
(指名汇报)
三、回顾课文,初识鲁迅
1. 出示卡片并贴在黑板上:《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
2、这是我们刚学的四篇课文,透过《少年闰土》,你认识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少年鲁迅的形象,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预设:(好奇、对农村生活羡慕、对自由、玩耍、亲近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以及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
3、在侄女周晔的眼中伯父鲁迅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预设一:慈爱、幽默、风趣、乐观
1)抓住:笑谈《水浒》、趣谈“碰壁”中鲁迅的动作与表情(如:摸着胡子、笑了笑、微笑着问……)来体会。
(慈爱、幽默、风趣)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幽默、风趣、乐观)
预设二:关心穷苦人
1)抓住“救助车夫”重点片段:
伯父耐心、专注
2)女佣阿三的话
(关心穷苦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4、《好的故事》中,你又认识一个怎样的鲁迅呢?
预设:通过鲁迅描写的梦境“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向往美好生活。
醒来却只见“昏暗的灯”和“昏沉的夜”对现实的不满。
5、跟周晔眼中的那位风趣幽默、和蔼可亲的伯父不同,在诗人臧克家眼中,鲁迅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虽死犹生,永垂不朽)
四、文本感悟,触摸鲁迅。
每读一篇文章,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意犹未尽,挥之不去。
请打开《语文经典读本》第八组的课文,让我们继续了解鲁迅。
1、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篇课文,共同学习,然后完成阅读单。
文章题目 | 对鲁迅的印象 | 印象深刻的语句(画出、批注) |
上一篇:牛和鹅
下一篇:《夏天里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