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学反思 >

利用阅读提纲指导阅读数学课本

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学时可以采用边引导边阅读或者边阅读边引导的方式阅读自学课本。
案例:利用阅读提纲指导阅读数学课本
   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一节时,可先通过口算,初步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并推导出30+50=50+30;45+55=55+45.接着指导学生根据自学问题看书:(1)、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方法1:(       );方法2:(      )。(2)、40+56()56+40. (3)、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吗?( )+( )=( )+( );( )+( )=( )+( )。 (4)、填空:两个数相加,交换(  )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   )律,用字母表示(         ). 然后师生讨论归纳,并用书上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叫加法交换律?2、过去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他的根据是什么?3、齐读加法交换律的内容,理解记忆。
教案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9页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表示。
2、  通过阅读自学和交流,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3、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比一比,算一算:
30+50=    50+30=           45+55=     55+45=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得出:30+50=50+30
      45+55=55+45
二、     探究新知:
(一)例1:
1、  阅读教材第17页的内容,自主完成下面各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方法1:
方法2:
 (2)40+56()56+40
 (3)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吗?
         ( )+( )=( )+( )
         ( )+( )=( )+( )
 (4)填空:两个数相加,交换(  )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   )律,用字母表示(         ).
2、汇报交流,总结归纳。
3、课堂检测:
在括号里摊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a+( )=25+(  )
     38+( )=b+(  )
(二)例2:
1、阅读教材第17页的内容,自主完成下面各题。
(1)、李叔叔前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2)经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88+104)+96)()88+(104+96)
(3)再比较下面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69+176)+28()69+(176+28)
      155+(145+207)()(155+145)+207
(4)填空:三个数相加,先把(    )相加,或者先把(    ),( )不变。这叫做(   )律。用字母表示(     ).
2、汇报交流,总结归纳。
3、课堂检测:第18页做一做。

发布于:2021-01-18作者:安爱梅

上一篇:大阅读心得

下一篇:比的意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