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学反思 >

宛若茉莉--听课有感

宛若茉莉
——听冯老师授课有感
 
    金桂飘香的秋日,冯老师如一只淡然清雅的茉莉,站在讲台,神态自若,信心满满。《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虽是一篇说明文,但听冯老师讲授,却仿佛让我浸在淡淡的茉莉花香中。
《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小语统编教材五上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本课主要要素是让学生学习借助关键词句阅读课文。
上课伊始,冯老师先复习上两课学到的快速阅读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然后运用以上方法阅读课文中的一段文字,提炼出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总结出本课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
接着,冯老师神秘地说:“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发现这一课中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一种事物要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了解了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我读得更快了。知道了这个秘密,相信大家的阅读速度也一定会有所提升。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出每段话中的关键词句吧。”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冯老师的过渡语,不仅正是课标所要求,而且,她的过渡语,转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语言,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信心倍增,跃跃欲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做的恰如其分,妙不可言。
为更好地训练学生阅读速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冯老师用计时、检测的方式,让学生运用快速阅读法阅读课文,检测阅读能力,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积极性。在既安静又紧张、既兴奋又激动中,学生阅读、沉思、标画,然后纷纷举手,汇报自己阅读成果。
充分掌握了快速阅读方法后,冯老师又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根据课文内容,按运动速度的快慢给下面的事物排序,照样子填序号。冯老师又计时、监督、检测。本以为学生能回答出来就可以了,出乎意料的是,冯老师叫起一位阅读速度最快的学生进一步追问:“你能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快速知道答案的吗?”这一追问,问得精彩,不仅强化了本课要素,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学知识,不仅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显得更加扎实,高效。
运用快速阅读法,检测学生阅读效果,还有一妙处在于下面的练习。
课件出示: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尝试着说一说理由。

事物名称              
速度                
学生阅读中,冯老师机智地在黑板上快速画出表格,让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后,选派小组上台填写,讲述理由,有合作、有分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填写正确,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语言完整,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感,给这节课增添了色彩。
 
语文第三学段课标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冯老师对字词的处理,更是巧妙。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中,出现“游隼”一词。
冯老师随机问道:“什么是游隼?”
生1:“就是一种鸟。”
师:“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根据这个字的字形猜测出来的。因为原来学过,‘隹’表示大尾巴鸟,所以我猜测‘隼’也是鸟类的动物。”
生2:“我是联系上下文知道的。这一段的第一句话是:‘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达到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俯冲’有快速向下冲的意思,我想,这里应该说的是一种鸟快速地从高处冲下来,于是就猜测‘游隼’是一种鸟。 ”
   冯老师及时总结:看来,根据字形和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
词语处理得扎实而不显山漏水,寓方法于其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后面对“浩瀚、赤道”的理解也是在读文过程中,不漏痕迹,精准巧妙。
有遗憾的课堂才是完美的课堂,才是不断提升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本节课,也有一丝丝遗憾。
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整节课中,由于是训练阅读速度的课文吧,对朗读的环节安排的少了一些,朗朗的读书声才也是课堂上的天籁之音。
如果再时间紧凑一些,最后结合和语文课本配套的《语文经典读本》课外教材,用今天学习的快速阅读方法,阅读一下《奇妙的激光》一文,会更扎实、高效。
整节课,冯老师面若桃花般的灿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大方自然的教态,使整节课宛若盛开的茉莉。
我想,这节课一定会氤氲在学生的生命里。

发布于:2021-01-18作者:王腾岚

上一篇:《白鹭》片段仿写有感

下一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