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片段仿写有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基于这一标准,为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仿写训练。
今年,我班学生已经进入五年级,习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多引领、多指导。把课文中的精彩之处积累并加以运用。为此,从第一课开始,我就计划把小练笔作为课堂必修环节,授之以法并加以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今天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白鹭》。一开始,就给学生绷紧写作这根弦,课堂随时进行小练笔。确实,这一课能让学生仿写的地方还真不少,我就取最容易仿写、也最经常用到的一点进行指导。
如:第五自然段,学习作者描写白鹭外形的一段话时:“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我出示原文《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一段话:“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让学生阅读理解(让我吃惊的是,学生自己读懂了这段文字。),学生体会到作者是运用古语把白鹭当做一位美丽的少女来描写,表达出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我再给学生补充《诗经》中描写女子的句子:“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学生立刻想起李白《长恨歌》中的句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我见时机成熟,立刻让学生拿起笔,用一段话描写一位少女或者自己心中的女神,用上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积累的句子。不到 8分钟时间,学生纷纷上交作品。
摘录几段欣赏:
吾心中之女神,则在故乡。发如丝绸,肌似白雪,面色素之一忽则嫌白,赤之一忽则嫌红。眉如翠羽,齿如川贝,腰如束素,气质高雅,微扬嘴角,则一笑倾城。——致王老师(小帆)
中华有一佳人,为吾之母也。吾母姓张名金萍。母之颜:那黑发三千垂于肩也,眼睛幽黑而神也。身姿曼妙,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眉如翠羽,一见倾心。陌上人如玉,小姐世无双。(小菡)
她的肌肤素之一忽则太白,黛之一忽则太黑;她的身高增之一分则太高,减之一分则太矮;她的眼睛大之一忽则嫌大,小之一忽则嫌小;她一笑,足以解千愁。在我心里,她就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小振)
这样的作品,哪个老师不惊喜?哪位老师没有成就感?刚上五年级不仅会写文言文了,而且把课堂上积累的语言,天衣无缝地运用到了自己的习作中,简直妙不可言。
我想,语文教学就是这样,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老师善于抓住契机,巧妙指导有方,学生的习作水平定会日涨船高。由此,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之旅充满快乐和惊喜。
上一篇: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下一篇:宛若茉莉--听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