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新增的内容,其编排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教学活动过程,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的内容涉及面广,蕴含的思想深刻,教师既不能拔高,要求把它演绎成面向尖子生的奥数内容,也不能因为这部分内容考试的时候考的较少,就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所以怎样上好数学广角课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三个方面说说。
一、首先我来说说我们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安排的内容。
我们本册安排的数学广角是优化,教材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及古代故事的分析,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经历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策略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进而理解优化的数学思想,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例1沏茶,以家里来客人要沏茶为背景,提出“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问题。思考怎样合理安排沏茶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其中“合理”“省时”是优化沏茶各程序的思考角度。例2烙饼问题,在探究烙3张饼怎样省时的基础上,需探索烙更多张饼的最优策略和方法,探究其中的规律且明确道理,难度略深于例1。例3田忌赛马,其中蕴含的策略方法更抽象一些。3个例题的编排顺序由浅入深,层次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有利于学生理解和体会数学思想。
二、我们会怎么上?
1、理解编者意图,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学的首要工作,教学目标是否恰当,决定着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度,也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对数学广角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努力揣摩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教材中的每一句话,每一幅图片,每一个生活场景的含义及其蕴含的思想,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比如课本例1沏茶问题,即便我们不学习本节课,学生也会根据提示的时间一件一件的去做,只不过用的时间会长一些。所以我们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位“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
2、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探究。
无论是真实的生活情境(沏茶、烙饼),还是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都能极大引发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欲望和兴趣,同时,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提示语及非结论性的思考问题,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例如例1中的“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例2中的“哪种方法比较合理?”“要烙4张饼、5张饼、6张饼......呢?你发现了什么?”例3中的“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等探究性问题,为学生指明了动手实践和研究探索的方向,避免了探究的盲目性和形式化。这些问题和提示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探究和思考的空间,不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3、深入渗透数学思想。 、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这要求教师把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纳入具体的教学目标、实施到课堂中去。数学思想有很多,比如类比思想、建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那么我们本单元是要渗透优化思想。比如例2“烙饼问题”,课堂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烙三张饼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下来,让大家比较各种方法,选出最省时、最优化的方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如果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怎样安排最节省时间?可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来发现如下规律: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是单数,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这样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自己得出最节省时间、最优的方案,从而渗透了优化的数学思想。
三、我来说说我们目前存在的疑问。
看课本教学例2“烙饼问题”,烙饼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实用的话题,现在进入了高科技时代,每家都有电饼铛,在电饼铛上烙饼直接两面都可以烙,不用思考烙完一面说另一面的问题;并且在家里烙饼时,不可能把一面烙熟再拿出来,隔段时间后再烙另一面,为什么编者还以烙饼问题为例。我们组的老师关于这个问题还找了一些烙饼方面类似的题目,发现这一类题目中还数烙饼例题最贴近孩子的生活、最具有代表性。这仅是我们组老师的理解,也不知道对不对,所以在这里咨询大家。
上一篇:培养儒雅少年
下一篇:阅读后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