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特别感谢本学期以来各位家长对秦老师和我工作的支持,大到班级需要帮忙打扫卫生、家长沙龙活动、家长1+课堂,小到每天给孩子检查作业,都充分展示了我们家长对孩子工作的重视以及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相信有高素质的你们给孩子做后盾,我们班的孩子会越来越好!再次感谢大家!
首先我对这半学期的孩子的情况给家长们汇报一下:
班里总有一批学习比较踏实、学习习惯又好的孩子,这些孩子每天都能高质量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上能做到认真听、说、写;每天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前提下,还能再练习口算、思维,是很值得其他孩子学习的榜样。
当然,最近也出现了一些退步的孩子。可能这个阶段没有开学时候的兴奋、也没有期末考试时的紧张,个别孩子的学习态度有点不踏实,出现了忘带作业、忘带思维本、思维题不抄、家庭作业不能高质量完成、上课听课习惯差这样的现象,所以这些孩子的成绩有所下降,在这里我就不一一点名来说,在班里我也没有批评任何一个孩子,我一一指出了这些孩子近段时间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希望给他们提出来之后,能引以为戒,接下来能以踏实的态度对待下半学期的学习。90分以下的孩子,我希望家长注意一下,虽然我不看重分数,但期中考试成绩确实能反映孩子近段的表现。所以取得这个分数段分数的孩子,肯定近段时间的学习态度需要订正一下,接下来期待这些孩子的转变。
其次,有心的家长不难发现,四年级是孩子的一个分水岭,许多知识和题型不再像一二年级那样简单、直来直去,每个知识点都要求孩子既要抓住课堂,又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才能将三年级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如果三年级的成绩能保持好,接下来孩子的学习不会那么吃力。所以这就给我们的孩子和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下来我就给家长说几点现在需要给孩子加强的几点:
1、一定让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经常听同事说到:阅读量大的孩子后劲大!但给大家说,总觉得没有说服力,所以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尖毛草的故事》。
非洲草原的尖毛草,是非洲大地上生长的最高的毛草之一,有“草地之王”的美称,但是它的生长过程十分怪异。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那段时间,草原上的任何一种野草,张的都要比它旺盛,没有人能看出尖毛草会是今后的“草地之王”。但是半年后,在雨水到来之际,尖毛草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疯长,三五天的时间,它便会张到1.6米—2米的高度。科学家的研究声明,尖毛草其实一直在生长,但它不是在长身体,而是在长根部。在长达6个月的时间里,尖毛草的根部长的超过了28米,无声无息的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一棵草,竟然有28米以上的根茎,这是多么罕见的现象。尖毛草之所以能成为“草地之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根基深厚,厚积薄发。
我想如果我们班的孩子每天也能大量的阅读,在上到高年级后肯定也能像尖毛草一样厚积薄发。大家会发现:每天布置的数学作业并不多,我想留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只有阅读的多了,理解能力才能提高,文采才会好。总之一句话:得阅读者得天下,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阅读。
2、培养孩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前两天看到许若兮的爸爸在班级群力发了一段话,特别有感触。文章是这样写的:
不要抱怨陪孩子写作业,用不了几年,你看着孩子房间熄灭的台灯,一片漆黑,会怀念那个小小的背影,坐在那里,一会儿写字、一会儿摸摸脑袋、一会儿玩玩笔…..看着孩子空空的卧室,好想早上叫他起床上学,但此时他已离开你在千里之外。那个时候,你就会怀念上学的日子,怀念那段独一无二陪伴他写作业的日子,所以不必盼着把孩子送走,总有一天,他自己会离开,头也不回。
一句扎心的话:九年义务教育后,我们只能给孩子缴交学费,然后就是端茶倒水了。
所以趁我们还能辅导得了他们的作业、趁他们还躲在我们的怀抱,一定多陪伴孩子、多辅导检查辅导孩子的作业、多检查孩子的书包里有没有带明天要交的作业和要用到的书籍。今天没时间陪伴孩子,明天也没时间陪伴孩子,总有一天,孩子的品行会毫不留情的把该陪伴的时间通通都要回来。但愿大家以后都不后悔。
3、注重孩子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虽然在低年级我们一直在练、在强调,但最近有好多同学的计算出错率特别高,建议家长在家备一本计算题,在孩子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每天练习一张计算,计算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能力,不容我们小觑。还有思维能力,最近发现有个别孩子的思维本忘带,或者直接就没写,我不太清楚家长是太忙,还是其他的原因,但我仍然希望大家能重视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长大离开校园后,我们应该思考:他们从校园里带走了什么?留在他们身上的又有什么?有遇到问题的态度、有思考问题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些正是数学思维可以培养的!所以接下来的半学期,希望孩子和家长一起重视思维本的使用。
从今天起,希望各位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更多的参与孩子的成长、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期待个别孩子的蜕变、期待更加优秀的孩子们!再次感谢家长们!
上一篇: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下一篇:《鲁滨逊漂流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