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华龙区实验小学 赵翠萍
鸡兔同笼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综合与实践”中的一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还课堂给学生,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领悟编者意图,教材知识地位及前后联系,认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和解题策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恰当得体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以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为例,老师利用多媒体视频课件创设鸡兔同笼的情境,精美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精彩的动画演示:笼子里有三个头,八只脚,问有几只兔,几只鸡?太简单了,继续:有三个头,十只脚问有几只兔,几只鸡呢?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少传统的课堂上,老师们都注重采用假设法解决问题,但是实际上学生对于假设法的理解并不透彻,反观如果我们把可视化工具植入课堂教学中,就解决了"为什么要用假设法?”“应用假设法的意义何在等诸多问题,学生的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会大大增强。这样就能有效地解决学生“依葫芦画瓢”的现象了。我们应用列表格的方法清楚可现学生调整鸡和兔只数的过程,有理有据。
鸡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0 |
兔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脚 | 16 | 18 | 20 | 22 | 24 | 26 | 28 | 30 | 32 |
上一篇:《匆匆》课后反思
下一篇:近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