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学反思 >

《表里的生物》

《表里的生物》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冯至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讲了小时候“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会发声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
1、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本节课我本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用意,设计三个学习提示(1、默读课文2—10自然段,找到“我”认为表里有生物的理由是什么?2、再读课文2—10自然段,文章采用哪些描写写出了我对表的好奇心?3、父亲为了不让我动表,编了一个什么样的谎言?我听到后有什么反应?)在每次学习提示中,让学生通过多种读文方式,借助关键词加以分析,在字里行间中感知“我”是一个好奇心强、天真可爱、富于幻想、善于观察与思考的孩子。
2、在特定语境中的理解句意、理清思路。如:“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联系上文,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长大后知道了怀表的运行原理,不再说里面有一只小蝎子了。为了让学生更加直白的明晰这句话的意境,我借助学生小时候听到家人善意谎言的经历来理解,如:“小时候我不听话,妈妈就说外面有坏人会把我给抓走”;“小时候总听家人说:‘他们是在河边把我给捡回的’”这些经历,学生亲身感受,理解起来就很容易,因此在分析时就得心应手了。

发布于:2021-06-30作者:wanghuiling

上一篇:《真理诞生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下一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