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听《学本教学,逼近课程与教学的“核心地带”

听《学本教学,逼近课程与教学的“核心地带”》有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讲到: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1112日有幸聆听了龚雄飞院长的报告。收获很多,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学本教学:一个教学模式:先学后教、互助展评。三种学习方式:自学、 互学、 展学。

要素一:先学后教——自主学习(自学)。要素二:合作讨论——合作学习(互学)。要素三:展示提升——展评学习(展学)。

首先明白 什么是自学? 有明确教学目标、有深度思维参与且能够引发方法反思的前置性学习活动,就是自学。

如何让学生能够深度自学,需要教师的指导,给予学生预习或自学方法的指导。其中有效的就是利用导学单。听完报告知道,导学单不单单是练习题的堆积。教师不能仅仅做一个搬运工,把资料上的素材搬运到导学单上。导学案不能成为练习案,不能习题化。

导学单的开发原则:功能导学化、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  思维品质化。

《荀子·大略》中指出善学着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善于学习的人能够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把事物中的疑难探究清楚。

朱熹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标准,他在《朱子语类》卷九《论知行》篇中说:不可去名上理会,须求其所以然。就是我们所说的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意思是既知道事物的现象与结果,也明白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就是学懂的标准。通过学习,1、首先解决懂不懂的问题,看到后试着做一做。2、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做?找到数学思想方法,找到理论依据,也就是数学的思想方法。3、灵活运用。

学懂的标准:

1、知其然2、知其所以然,明白知识背后的规律。

平时教学中会有大量的习题练习,做题的目的是什么?1、巩固知识,2、掌握方法。

没学学懂,知识没有掌握想依靠依靠大量做题是不够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学懂。弄明白。

课堂上不仅仅让学生明白方法,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千变万化的不变——也就是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规律。能寻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导学案就是要引导学生导向重点和难点。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抽象、数据分析

现在的堂课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之不会学,是由老师不会教、不会导引起的。请看我们的课堂现状(1)扫射式讲授(2)浅表化问答 随意的连问  简单的追问  习惯性的碎问。 

数学课堂上存在一种现象:有些孩子能够套用模式,正确解题,但是题目稍有变化就出错。我们常说的知识学的死,不能举一反三。探究原因就是孩子学的浅,其实是没有探究到知识没有蕴含的思想,规律,没能完成建模,需要深层次的学习。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主问题设计策略。主问题即教学中锁定重点和难点的核心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思维活动的引爆点,在课堂学习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主问题=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思维的引爆点

通过主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逼近知识的核心地带,实现学习的突破

自学、互学、展学是围绕问题进行的,问题的质量决定了学习的深度和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个很现代的课题,被誉为“西方教育近几十年来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一个最古老的命题,《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指的就是合作学习的优势。

合作学习同时也是一个最古老的命题,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如果对孩子们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育和教育的方法、手段都将像纸牌搭小房一样会倒塌。 ———苏霍姆林斯基   

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是学生的盲点,合作补充把盲点做亮;

二是学生的误点,合作纠错把误点做对;
三是学生的弱点,合作总结把弱点做强。

合作学习有高下之分,我们要特别关注合作学习的两种情况:

一是把假合作改进为真合作; 

如果在独立自学后4人或6人组交流,1、要做到关注、关照、倾听、资源利用、有亲和力。2、如果仅仅把课本上的文字读一读,图画意思说一说,或把表面的信息筛选了一下,这样的学习就是浅合作学习。

二是把浅合作改进为深合作。

深合作:全员参与,深层分享。真正的深度的合作学习,要对知识进行思维的加工。分享思维过程,关注异同比较,适时质疑问难,提升合作深度。

发挥组长的职能:第一、组织有序交流;第二、引领深度对话。

基本规则:组长主持 有序交流—— 弱者先讲  中者补充 优者总结
要求:

1、全员参与  组长主持 弱者先讲  中者补充 优者总结

2、合作氛围  耐心倾听   作好笔记  善意评价  积极讨论

3、效果达成  分工展示   表达清晰  观点合理  结论正确

互学中组长的作用不仅仅只是组织发言顺序,更多的是要引引发组内深度互动,必要时要能提出反思性、互动性的话题,引导小组成员深度交流。

在学习中,首先独立自学;然后组内互学,讲的时候要有根有据,注意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分享阶段,各抒己见,自己讲自己的想法。

第二阶段,综合分析。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或是看我们交流的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或是直接归纳形成小组合作性成果。

第三阶段,答疑解惑。(生生互动,答疑解惑)

也可以第一个交流的同学可以先说信息、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思路。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成熟的、不成熟的想法或看法。第二个发言的同学就要针对第一位同学的发言进行纠错、不错,最好能讲解,或是提出问题引导同学思考。第三位同学就要适当的提问,(可以问,关于这个问题,谁还有不明白的?并请组内成员答疑解惑。或是组长提问——针对难点,重点提问,指名回答,抽测掌握情况,最后总结。)

合作学习不能只分享,不提高。合作学习不是比快慢,要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听懂、学会。4人每人一种思想,合作交流后每人都了解了这四种思想,或是还有思维火花的碰撞产生了新的思想。这是合作的精髓所在。

合作学习是好的学习方式,不能滥用。一节课的时间合作学习有一、两次就好。最多不超过三次,不能用它来解决细枝末节的问题。只是用来围绕主问题学习探究,解决重点、难点的问题。

发布于:2018-11-19作者:孙艳红

上一篇: 听龚雄飞院长的讲座有感

下一篇:《学本教学,逼近课程与教学的“核心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