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邹六根老师讲座有感
2018年11月11日,邹六根老师莅临濮阳华龙区实验小学,以“《从创新到创生》——做一名幸福的新时代新教育创客”为题,为华龙区老师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整场报告座无虚席,掌声、笑声不断,再次证明邹老师的大家风采。
邹老师从自身的一步步成长到工作中的一个个脚印,让我再次感受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他讲的了工作中自己的艰辛付出,讲到了不同教学经历中的教学艺术的精彩绽放,特别是职高教育,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是一笔浓墨重彩。由此谈到:班级骆驼文化教育。从班训的凝练、班级图腾的确立、口号的制定、班歌的传颂等,让孩子在一系列训练中“学会生活、学会成长、学会学习”。更是通过一些案例,如-迟到13年的还款 2011年9月12日,六根收到了一张汇款单,是旅游专业毕业的一位女生还邹六根老师的400元借款,时隔十几年,通过邮局汇款给邹六根,并在汇款单上留言:“老师,对不起,我向你借的400元钱,现在还你,对不起。您不争气的学生***”说起这400元钱,邹六根老师还是记忆犹新。当时,邹六根出于学生名誉的考虑,放弃了催讨,还跟同事说过一句话:“邹六根就要用这400元钱,在这个学生身上,用时间来证明‘人性向善还是人性向恶’”。十几年来,每当空下来,就会想起这个学生,有400元钱的原因,更有对学校教育的反思。六根信奉“人性向善”论,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开发与放大学生心灵的阳光面,使之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贡献社会。最终,学生用她的成长与成熟,为邹六根证实了“人性向善”命题,这迟还的400元钱, 已经远远超越了它自身的价值。
再如:想吃这碗饭吗?一次,邹六根带饭店服务专业38位女生去五星级酒店--浙北大酒店实训。召开例会时,邹六根就问学生一个问题:“以后想不想在浙北大酒店干?”学生们都说:“想!”六根就现场说法: 不到5分钟,“长指甲”“披肩发”和“首饰”全部消灭。
邹六根老师通过一系列德育行动及其需要,让学生在德育行动中产生目标,使学生接受具有亲和力的德育目标指向的行动与评价,达成品质优化及行为规范的行动德育策略。最终达成:行动成习惯,习惯成素养。
邹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化行动为习惯,化习惯为素养,让德育目标、内容和行为能够自然的在师生的学习、生活等行动中发生。这一观点值得我们学习、运用。
上一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随笔
下一篇: “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