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我是读书小二郎

我是读书小二郎
宋社霞
读书是相伴我们一生的事业,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阅读的类别及读书的意义,但这些对刚入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如何培养?从儿童成长的规律看,小学一年级(6-7岁)有以下特点:
1、想象力最为丰富的时期,也是语言表达的关键期。在幼儿园时期,孩子都是以“玩”为主,进入小学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阅读可以给孩子的想象力插上翅膀。
2、自我认知的形成期,同时也是决定他今后读书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家长要培育孩子的语文素养,让好的阅读习惯伴随孩子一生。
3、从无意性、具体形象性到有意性、抽象概括性过渡期。机械记忆力很强,是记忆的最佳时期,读好书,好读书能帮助孩子打下长久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是正规学习的起始阶段,在小幼衔接的阶段用优秀的书籍来熏陶孩子,既可以帮助孩子平稳过渡,又可以使孩子健康成长,世界上恐怕没有比读书更最美妙的事情了。
那么,该怎样让孩子阅读?什么书适合孩子阅读?我结合自己和朋友的做法提几点建议:
第一,亲子阅读法。这是让低年级的孩子喜欢上读书的最好的方法。孩子刚入学,学校的作业不是很多,所以要鼓励孩子多读书,家长开始一定要陪伴阅读。可以大声读,可以读给对方,可以饭前饭后、睡前醒后读,可以接送孩子的路上读(我当时是骑车,路上常常让孩子背诵)。我办公室的几个朋友都是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孩子的所有书籍大人都会阅读,并且是第一时间阅读。孩子阅读时,她们边读,边讨论,互相讲书中的故事,复述书中的情节,表演书中的内容,这样让孩子感觉到书中有许多有意思的事,感觉到读书是一件非常非常快乐的事情。
第二,独自阅读法。亲子阅读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如果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了,就要学会慢慢放手,让孩子独自阅读。如果家长不能及时放手,表面的爱,实际上可能变成“害”。可能放手的初始阶段,孩子的阅读效果会有所下降,只要勤督促就会提高。不建议一直陪读,那样会让孩子形成依赖。与孩子捆绑在一起,自己会很累,孩子也很难走出大人的思维(尤其是三年级之后)。另外陪读,读书的速度会慢,阅读的内容也会受到限制。如果真的要陪读,这时候要注意,与孩子各自完成阅读。我当时的做法是孩子读书时,我一般都在备课,或是批改作业。
第三,自由阅读法。这一方法不仅限于低年级孩子阅读的最高境界。不带任何目的的去读(所读的内容要有限制,要给孩子做好推荐)这是孩子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飞跃,他可以正襟危坐地在书桌前阅读,也可以横七竖八地躺在沙发上阅读,手不释卷,就是最佳的状态。我家孩子小学一年级之前因为自学完了课本知识,所以完成作业之后的所有时间都用来读书。书越读越多,也越读越快,有些走马观花,不求甚解,但他的成就感非常强,这时候读物可以多样化,适当加些报纸杂志等。
第四,适龄阅读法。我们常常会遇到孩子读书时兴趣不大,或是不理解阅读的内容,这时候就要考虑阅读的书籍是否适合孩子。有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个链接《小学阶段自主阅读书单》大标题是“看完这些就够了”还是“保证亲测”,里面梯级阅读的分类很好。但我个人的观点是家长一定要从中筛选,因为这份书单含有至少500本以上的书籍。对大部分的孩子来说,这些书甚至加上初中的4年也不一定读完。低幼年级的孩子绝大部分不适宜读大部头的书籍,比如《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放在初中高中阅读也绝对不晚。这一阶段可以多读简单有趣的童话故事,或者小说,比如曹文轩的《草房子》《根鸟》很适合低幼年级的孩子阅读,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如果过早地阅读大部头,可能会抹杀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情商和想象力,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有研究表明,一年级或更早开始大量阅读的孩子比在三年级开始阅读的孩子在其后的学习上,尤其是数理化学习方面潜力更大。前者在其后的学习中具备了深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的力量就越活跃”多读好书,可以让思维活跃,视野开阔。随着时间推移,还可以让孩子阅读“非小说类的文学书籍”,这些有深度、有人文素养的好书,不仅仅是丰富文化积淀,提高语文素养,还会帮助孩子点燃思想火花,深化思维,提高学习力。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文化的源头,是我们灵魂的家园。究竟哪些书适合一年级孩子阅读?我个人建议书籍要分类:动物类、植物类、地理类、诗词歌赋类、历史类、经书类等,或者各有涉猎,或者一起读完,均可视孩子的情况而定。假如各位需要,我调研后再开列推荐书单。
 

发布于:2019-01-08作者:songshexia

上一篇:让我爱上学习

下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