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的学生不愿表达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担心说错了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们的嘲笑,没面子。所以就需要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需要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可以从从师生关系和课堂环境两方面去努力改善。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一种民主平等、赏识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发言的学生。尤其需要用富于激励性的语言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当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时——“你真是具有数学家的潜质,我想与你握握手”;当孩子回答很精彩也很到位时——“掌声送给他,感谢他的精彩分享”;当孩子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你特别会提问,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学生“敢”于“说”。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赏识他人的文明习惯,确保优质的课堂环境防止学生彼此之间的嘲笑,使学生认识到嘲笑别人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明白到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难免有错的,做到用心倾听,遇到精彩时要鼓掌,提出异议时要先举手,经许可再发表,并能用“我想知道你这里为什么……”,“我还有补充……”等话语礼貌地提出不同的见解。营造好民主平等、和谐共容课堂气氛,相信一定会出现像吴正宪老师所说的那样:从“一言不发”到“启而有发”最后到“一发不可收”!
上一篇:eepo教育随笔
下一篇:表达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