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关注课堂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近几年对有效教学的深入研究已经提出了教学策略的诸多问题,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也都有相应的策略。作为一线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各种教学策略的实施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率高低。在复习课中如何充分的利用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合理地利用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有效性,已经成为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直接影响因素。在小学数学复习课堂的实践教学中,我结合图文机构的表达形式来复习,学生学习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学习效率确实有所提高。 科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人类的思维特征是呈放射性的,进入大脑的每一条信息、每一种感觉、记忆或思想(包括每一个词汇、数字、代码、食物、香味、线条、色彩、图像、节拍、音符和纹路),都可作为一个思维分支表现出来,它呈现出来的就是放射性立体结构。图文结构表达本身也就是体现大脑思维活动的放射性网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图文结构表达形式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整体性。 在本课题实验中,我每个单元的复习课都利用图文结构表达形式让学生自己整理和归纳,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的提高了。有以下四个特点。 (1)突出学生 新课程课堂要求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授学生聆听的局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通过手中制作的学习卡以及不同的表达呈现形式,在小组交互和学习中不会空讲,有丰富的复习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2)突出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处处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注重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更加重要。在主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生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等。 (3)突出合作 个人的学习是很具有局限性的,小组交互学习中的图文表达增强了学生合作的需求,有新鲜感,有被认可的心理需求,更体现了合作的重要性,小组合作的方式和具体的分工协作充分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4)突出探究 利用学习卡上的图文结构表达呈现方式的同时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交互学习的过程中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在复习课上合理利用图文结构表达呈现方式,不仅改变了以往复习课上“题海战术”以及“满堂灌”的弊端,还增强了学生的学得习能力,提高了复习的实效性。 (1) 复习变得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2) 复习变得有益,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 (3) 复习变得有得,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上一篇:幸福的守望
下一篇:让学生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