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读书感受

《全世界都想上的课》原名《 恩师的条件》,本书作者黑岩祐治先生在这本书中也概括出了他所认为的桥本武老师身上的“恩师特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做一位有能力满足期待的老师;二、不辞劳苦、有创意、有个性、有笑声、有味道、肯钻研、会跑题;三、做一名永远的挑战者;四、拥有自己的世界;五、不厌于绕远而行,让自己所授的课于20年后仍然大放光芒;六、要以坚定的信念和火一样的热情与学生碰撞。
黑岩先生并不是教育家,并没有结合什么教育理念去分析桥本武老师的专业发展,他只是从学生的视角去描绘了他看到的桥本武老师身上的品质,也恰恰因为是从学生的视角,我们更能够直观强烈地感受到学生需要的、受学生喜爱的“恩师”应该是怎样的,而这些特质和品格也恰恰是教师们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中所需要的。因此在我看来,这本书其实应该也是全世界的老师最应该上的一堂课,这堂课是桥本武老师的、也是黑岩先生这位深切感激恩师的学生上给每一位教师的。黑岩先生的很多观点我都感触颇深,下面结合自身的经历来谈一谈。
一、做一位有能力满足期待的老师
“做一位有能力满足期待的老师 ”,居第一位的是“能通过授课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发(对事物的)关注”,居第二位的是“恰到好处地评价孩子,推动其成长”,这是黑岩先生结合印象中桥本先生对自制教材的“狂热”以及自己与桥本老师之间的一件小事而进行的提炼总结。而在我看来,结合书后的其他材料以及这两件事,我觉得桥本武老师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尊重。从书中看来,桥本武先生的教育理念体现在这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环境怎样变化,有了真正的学习能力——这根坚挺的脊梁,我们,总能走下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桥本武先生始终是将培养学生真正的学习能力为己任,用我们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而桥本武先生无疑是将之真正践行的人:不管是不辞辛劳地自制、刻印教材,以致让学生感叹其“可怕的气势”,还是在学生迷茫困惑之时,不是直接给予他们意见,而是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归根结底都是出于对学生的爱与尊重。而我想这一条也是每一位“恩师”或者是说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职业品质,如果不具备这一品质,那么带给学生的只可能是冷漠乃至暴虐,甚至给学生带来一生的伤痛,去年引起舆论争议的“多年后学生街头痛打小学老师”的新闻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而结合我自身的经历,小学一年级时班主任抓着两个小男孩的头往一起撞的画面,一直都是我难以忘记的童年阴影,对于这位老师,我心中始终充满着畏惧以及愤怒。
二、拥有自己的世界
“拥有自己的世界:要做教师,先做一个有吸引力的成年人。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丰富的色彩”。黑岩先生通过对桥本武老师时髦的穿戴、对宝塚歌舞剧狂热的详尽描述以及其他种种爱好:乡土玩具、摄影、茶艺等的简单提及,为我们呈现出了桥本武老师兴趣广泛、爱好多样的一面。尽管这一面看似与成为恩师毫无关联,但是仔细看来,其实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看来,广泛的兴趣爱好的背后,其实是桥本老师对于生活中的美的敏锐感知,是其对生活、对自身热爱的态度的体现。一个人,不管其职业是什么,如果其对什么事都缺乏兴致,生活枯燥乏味,其必然会成为一个麻木冷漠的人,对自己的乏味尚且无知无觉,那带给学生的必然也是无聊空虚,至于教育教学就更不用提了。而如果教师对生活充满热爱,这种态度不管是在教学还是日常生活中都会体现出来,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很多例子其实都能证明这一点,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就极为热爱并擅长京剧,而对京剧的热爱也早已渗透到他的教育思想之中。在我的受教育生涯中,我最喜爱的几位教师,据我所知都有很多有趣的爱好,高中时期,在课堂上文质彬彬的历史老师狂热爱好踢足球,每周都坚持踢三四次,这一爱好不但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让我们感觉到教师身上的“烟火气”,其热爱并为之坚持的精神,更让很多学生深受触动。
三、以坚定的信念和火一样的热情与学生碰撞
“要以坚定的信念和火一样的热情与学生碰撞。教育,是师生双方作为人的同类间的格斗。有大写的教师,才会有大写的学生”黑岩先生的这一观点是我在本书中最赞同的一点。其中一段话,我觉得值得与大家共勉“所谓教育,就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一场人与人的格斗,就像有了强大的对手才会有精彩的比赛一样,有了大写的教师才会有大写的学生。......唯有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这一点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在强调两点,一是教师自身的强大,二是如何让学生强大。教师自身强大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我想每一个人都有切身的体会。不管是一位老师拥有渊博的学识、澎湃的生活热情,或者是某一方面深厚的造诣等等,这些都无疑能够获得学生的敬佩,也更容易使学生愿意听从他的教诲,也能对学生产生更加正面的引导。反之,则会使学生对老师充满不满与不信任。
四、使学生强大
另一点,如何使学生强大,从黑岩先生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至关重要:一是让学生遵从自己的内心,“自发”地学习;二是要在学生人生的黄金阶段不能一味“宽松”;三则是教师要身先垂范。这几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学习时,很多困难都是阻拦不了他的,反之如果他是被逼去学习的,效果差就不用说,就算学会了,忘得也一定很快。其次,就像文中所说的真正的“心灵的宽松”,是一览众山小的满足与畅快,而绝非浑浑噩噩、愚昧无知。如果我们在学生学习的黄金时代,一味“宽松”,不断降低学习的底线,势必会事与愿违。但是让人“心惊肉跳”的是,文中所描绘的日本学习力不断下降的原因,在我国的今天却于很多地方上演:“中高考大战”、“补习班盛行”、“公立学校教的越来越少”……这都是我们不能够忽视的一些教育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汲取日本“宽松教育”的教训,而解决的策略也应该向桥本武老师的经验中去学习。再次,教师的身先垂范更是至关重要,古人云“言传不如身教”,一个庸庸碌碌、刻板教条的老师很难教出活力满满的学生,要想让学生学有所长,教师必须先丰盈自身,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对学生的爱与尊重,对生活、生命的热爱以及通过自身的强大造就学生的强大,是读完本书之后,我个人认为“恩师”最重要的品质,当然“不辞劳苦、有创意、有个性、有笑声、有味道、肯钻研、会跑题;做一名永远的挑战者;不厌于绕远而行”这几点也一样非常重要。”
最后我想说的是,桥本武老师能成为令学生难忘的“恩师”的主客观因素都有很多,比如滩校第一任校长真田范卫的支持,以及滩校宽松的氛围、家长的信任等都是重要的因素。我们不能只把桥本武的传奇归功于自身,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桥本武的传奇并不是简单地带出了众多进入名校学习的学生,关键是其培养出了他们真正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独立自由之人,而这种传奇同其自身的品质是关联非常密切的。对于我们的教师们以及立志成为教师的人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让自己具备这样的品质,就算不能成为“恩师”,起码也不要成为误人子弟的庸师。
 

发布于:2020-01-11作者:qinli

上一篇:《全世界都想上的课——传奇教师桥本武的奇迹

下一篇:班主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