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交流会材料
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对于班级管理,一直处于摸索状态,谈不上经验,主要还是学习别的老师的经验,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心得和疑惑。
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我经常对学生们说,我们的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作为一家人,我们该时时把“家”放在第一位,为“家”考虑,为“家”争光。当学生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时,班集体就能成为团结向上,有凝聚力的集体。
然后就是用好班级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在班级里的得力小助手,用的好的话,会减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的负担。孩子是班级里的主人,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感觉到自己是班级里一个很重要的成员,不能因为自己而影响整个班级体。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作用,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我们班有班干部、早读班长、语文小组长、数学小组长、路队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事情干。像我们班里的孟祥展,之前上课坐不住,批评他也没有羞耻心,站在讲台上嬉皮笑脸,有一次他不遵守课堂纪律,被叫了家长,我们和他的家长对他进行了教育。第二天我抓住这个机会,让他当东路路队长,让他有事可做,又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发现他从此以后进步很大。还有课间操,利用队会时间,我告诉学生,四个人一排,每个人都可以监督其他三个人跑操时有没有对齐。跑步的时候我真的发现了学生在监督自己那一队。
其次,我认为班级管理中,要有一个完整的制度,来制约学生,像打扫卫生,我们班一共分成了四大组,每个人具体的分工都贴在了墙上,谁打扫的不干净都能找到对应的学生,还规定打扫卫生的学生早点到校,迟到了也有相应的措施。我们班实行的是积分制,小组长是记分员,一周一总分,发喜报进行奖励。既然制定了措施,就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还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是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有时候我会忘记宣读。
最后就是和家长的沟通。每次和家长沟通。家长介绍的情况让人觉得不是同一个孩子,总是有家长给我说:老师,您说的话他才会听。所以在周四班队会上,我会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既要爱班集体,与同学友好相处,还要知道爸爸妈妈的付出,进行感恩教育。
上一篇:数学生活化
下一篇:夏日走过山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