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的运用与思考

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的运用与思考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自从教来在教育改革大潮的洗礼下,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奥苏伯尔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学习的接受者,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凭借自我经验主动地进行意义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还应改变学习方式。 通过学习方式的实践,课堂上我不再累累赘述各个知识点,而是将基础知识交给学生先自主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之后2人或4人小组交流,主要用微卡作为载体,采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对于难点(或关键项)我也不再“死死不放,”而是交给学生以组(或团队)为单位合作学习,让学生以6人组(或8人团队)的方式进行。组(团)员之间分工具体,有计时员、声控员、发言人,团队有名称、口号、分工明确。学生在明确职责后,就不再出现“假讨论”、吵闹无序的现象了。针对具体内容,有时采用学生合作完成探究讨论题的方式;有时采用制作大卡展示并汇报的方式;有时采用小小辩论赛的方式;有时采用演讲的方式;有时采用写论文的方式;有时采用情境故事讲述或情景剧表演的方式进行。 比如在讲到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艺术》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对艺术了解的个更广泛、更深刻,我让孩子们提前查阅自己喜欢的内容,以气泡图的形式绘制在小卡上。课堂上我先以一段《千手观音》的视频导入,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艺术?有哪些艺术形式?然后引导孩子说说口语交际时应该注意什么?有哪些要求?接着根据自己整理搜集的内容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然后在八人小组和随机分组的超大组内交流推荐好的同学全班共享,师生评价,老师再精讲补讲。 思考:让学生提前将搜集的信息整理到小卡上,是为了让孩子们脱离空讲、无话可讲的困境,在学生掌握了口语交际的要求后放开让孩子在小组和超大组内交流学习内容,这样孩子讲的时候有个扶手,听的孩子也有评价是依据,经过孩子们自己的交流、评价、筛选,最后选出的优秀代表呈现内容丰富,语言流畅,能面向全体同学落落大方的讲述身边的艺术形式、艺术品或跟艺术有关的故事,有的孩子还能现场边讲边演示简单的剪纸艺术,这是我课前都没有预设到的。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儿童中心论”、“儿童经验是在做中学,在动中学”,实践证明通过教与学双方的改变,教学成效有了明显提高。 教育改革的旗帜已经竖起,作为一线教师的我还要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继续努力学习。教育改革中一定会有无数的挫折与困难,要正确面对困难,有挫折与问题是正常的,因为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应该发挥个人智慧与集体力量,共同解决。

发布于:2020-12-06作者:尹彩霞

上一篇:教改经历

下一篇:魅力女人 书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