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阅读指导
(1)课堂教案指导
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要教会所有学生使用工具书,为他们创造自学条件;教会预习方法,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提高思维能力;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哪些是应该精读的哪些是应该略读的,哪些内容应该摘笔记,哪些写法是可以迁移的。此外针对不同学段的小学生知识、年龄特点,我们开设疑难点指导课和赏析课。高年级重在赏析的指导。指导学生抓准文章“美点”:①形象美,叙事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托物言志类散文中的事物形象。②结构美:好文章无不重结构的紧凑和清晰,赏析时抓住不同题材文章的结构特点,特别要注意体会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抒情句等重点句。③语言美:几乎每篇文章都可以赏析其语言美,可以是词语品析,可以是句式品析,可以是修辞的欣赏,也可以是感情色彩的分析。④手法美:文章的表现手法也可以欣赏其“美点”,如对比、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等等。⑤音画美:用语言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使文章具有音乐的美,充分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词语,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这些在散文和古诗中是常见的。
(2)课外阅读指导
古人云:阅读无甚妙法,唯从有疑到无疑,从无疑到有疑。小学生对字词理解较差,这对学习语文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他们生活的阅历有限,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难问题。在理解字词层面上的疑难,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解决不了的摘记在“摘录卡”中,与同伴或教师进行交流。经教师的检查、抽查后,提取共性的东西,再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共同解决、释疑。
上一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措施
下一篇:创儒雅校园,育儒雅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