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问题学生
1.尊重问题学生的自尊心
不要以为小学生年纪还小就觉得他们没有或是不懂自尊心,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从某种程度上讲问题学生的自尊心甚至比一般人还强些。我们要真诚地去关心他们,用炽热的爱去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另外,尤其是班主任不要过多注意他们的缺点、短处,而要多肯定其长处和优点。
2.向问题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指导
在不同的环境里人会有不同的表现,只要我们能为一个学生创造一个适于他学习生活的环境,给他一个展现的机会,相信他会比我们想象的做得更好。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小学是学生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良好的环境,适当的引导,可能会使一个学生走出另一番灿烂的人生。所以,对待问题学生,我们一定要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风格,让其明理,从而端正其行为。
3.对待问题学生要以理服人
对待问题学生,有些老师往往会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但是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弹。从心理学角度讲,通过娓娓道来的情真意切的生活故事,可以营造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相容相通的情境与气氛,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能够迅速有效地唤醒学生的良知,震撼学生的心灵。所以,最好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来讲道理,晓之以理,挖其思想,促其改变。
4.培养师生情感,做好转化工作
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师生间融洽、和谐的情感配合以及由此产生的良好的教育氛围起着重要作用。问题学生他们内心很痛苦,心态矛盾重重,表面上傲慢自得,对缺点、错误满不在乎,但心里常常悔恨自责,强烈要求别人理解自己、重视自己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师,我们要给问题学生以亲子之情、平等的友人之情,学生应该能感知出来,这样就会在情感上产生沟通,就能激发学生对教师亲近、理解和仰慕心理,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问题学生亲近、信赖老师时,教师的要求就会很容易转化为他们的需要,使其感到亲切与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
上一篇:浅谈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