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送饭

题记:
我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而且平时手懒,所以几乎不写什么文章。除非工作需要,不得不写。但今天无论如何是一定要把我看到的这件事写出来 ,因为它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层层涟漪,我怕我一不小心会把它遗落在生命的一个不知名的角落,再也找不回来。
看到送饭这两个字,让我们迅速脑补一下,你会想到多少种不同的场景呢?不同的人一定会勾画出不同的画面吧。
我说的这件事发生在2020年的5月3日,也就是五一假期的第三天,坐标:濮阳县清河头乡西刘关寨社区最南头的那栋楼。人物:这栋楼的一楼共有十几间房吧,每一间房里都住着一位孤寡老人,其中有我的亲舅舅和我舅舅的一个堂哥,(舅舅的这位堂哥,可能是为了好区分,我们从小习惯叫他大舅,大舅兄弟三人,和舅舅一样无儿无女,平时的生活琐事都由二舅三舅和侄子们料理)。舅舅今年70多岁,腿脚不灵便,关节已严重变形,走路很吃力。大舅已经八十多岁了,平时身体也不好,但还可以缓慢行走。
中午12:30左右,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一手端着一只碗,另一手拿着一个馒头,步履蹒跚的地从西向东走来,当时我正在倒垃圾,扭过头仔细一看,是我大舅。于是我就礼貌性的问了句:”大舅,吃饭了?”没想到大舅的一句话让我震惊不已“妮儿,你来了,这是给你舅舅送的。”我瞬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赶紧就放下手的东西,连忙接大舅手里的碗和馒头。那是一种很大的黄瓷碗,二十年前我上大学时候曾经用过的那种。碗里盛着热气腾腾的鸡蛋西红柿汤,满满一碗,红色的西红柿,黄色的鸡蛋碎,一圈圈的油花,颜色极其漂亮,看得出,是一出锅就盛出来的,馒头软乎乎的,还特意用纸巾垫着。边接碗边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大舅,你自己吃吧,还给俺舅送。”我看到大舅舅的表情很平静,那双久经沧桑的双眼一直很认真的盯着那个碗,没有客套,没有意外的反应。
“妮儿,很热,别烫着你了,小心点儿。”
我接过大舅的碗,急急忙忙喊舅舅,舅舅坐在房间里,说:“你大舅送的吗?”我说是,这时大舅已经来到了舅舅的房间,说:“妮儿,把碗给我誊了,不用刷,我还要盛饭呢。”我很快把碗刷好,递给大舅后,连忙送给大舅一包零食。大舅说家里有,我说:”我买了两包,你一包,舅舅还有一包”。
看着大舅走远的身影,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八十多岁的哥哥还给七十多岁的堂弟送饭,这是一种怎样深厚的亲情啊,只可惜,我只看到了这一次而已,但可以想象,他们兄弟几个年轻时也应该是你帮我,我帮你的,到现在都不曾改变。
听舅舅说,大舅时常会给他送饭,每天傍晚,他们都会坐在一起聊天,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没有客套,没有送别,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成为一种日常了吧。真想听听他们会说些什么,会不会聊起很久很久的以前,早到姥姥还在世的时候的事情。
我小时候是在姥姥家常住的,记得那时候最爱听姥姥讲他们家的事情,感觉像听故事。姥爷排行老三,大舅的父亲排行老二,我们就叫二姥爷,大姥爷十几岁时生了场病没看好就去世了,姥姥家的那棵最大的枣树是姑姥娘栽种的。我小时候,常常见二姥爷去姥姥家,让姥姥帮他蒸馒头。二姥姥去世得早,听姥姥说,她和二姥姥会一起回娘家,一起下地,家里有事会一起想办法,一起处理,从不分你我。后来二姥姥的身体不好,姥姥就会时常看望她,她们妯娌从没红过脸,二姥姥临终前还说姥姥包的饺子香呢,姥姥每每说起此事都会掉眼泪,说那时候穷,二姥姥走得早,没吃过好东西,姑姥娘回娘家后,会和姥姥住一起,她们有说不完的话那时候小小的我,早早地就被他们这种互帮互助,亲密无间的行为感染了,所以姥姥的故事我百听不厌。
 
           (记忆中的老屋)
今天大舅给舅舅送饭的情景,又让我想起了童年时看到的,听到的故事。也许,他们一直就没有变,一直在传承上辈的行为和思想。只是我已经很久很久听不到姥姥讲他们家的事情了。
 

发布于:2021-05-14作者:滑玉民

上一篇:教育是一种等待

下一篇:怎样学好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