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发探究点,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于一名语文教师而言,无论教材选编什么样的课文,我们都要精心备课,力争让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寻出课文的精彩之处。或者是语言的巧妙,或者是写法的独特,或者是精神的内蕴……一篇文章,它总有可学习借鉴之处。如果教师总能恰如其分地和学生一起探究出这些语言文学之美来,那么何愁我们的学生会不爱语文呢?
如果一个教师要是能训练着自己的学生也逐渐具备了这些能力,学会了用巧妙的语言,独特的写法创作出富有精神内蕴的作品,那么语文不就真正实现了它作为母语、作为工具、作为一种灵魂的抒写的最本质的功能了么?学会欣赏,固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学会创作,才真正让一个人在表达中获得最高境界的快感。
2、创造个性化,问渠那得清如许。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教师就有一千种特色风格。首先,特色风格的形成创造,与教师的专业积淀密不可分。就像灵感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的一样,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底蕴经验这充足的源头活水才能在教学中逐步凸显自己的风格特色。
3、营造和谐化,流水前波让后波。(幻灯展示)
一个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教师本身已经在学生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专业形象。学生喜欢个性化教师,喜欢跟着这样的老师走进语文学习殿堂。
除此之外,尊重和幽默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两把万能的钥匙。有时我们总是抱怨现在的学生不懂得尊重老师,其实尊重是相互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能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并适时幽上一默,那么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将会更加和谐。
韩愈有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与学本来相长。因此,激励和自谦也是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法宝。学生在课上有精彩表现,在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在平时语文学习态度积极,取得了各个层面的进步,甚至敢于指出教师的点滴不足,我们都要激励。“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勇于修正自己、虚怀若谷的教师更能博得学生的喜爱。学生喜欢我们,进而喜欢我们所教的学科,可不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