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育随笔 >

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话题是My classmate 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询问对方国籍,并就问题作出回答。

需要常握的词汇有:Japan  China  England

Japanese  Chinese    English

需要掌握的句型有:Where's he/she/it from?

Is he/she/it/from……?

本节教学内容综合了该单元的两种主要句型,以阅读小短文的形式出现,这体现了教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2.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基于这个教学理念,并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掌握表示国家名称词汇,能运用句型询问他人来自何方,并对该询问做出回应。

②在准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并复述课文。

③了解中西方的文化标志差异,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的新单词和重点句型。

难点:学生能正确表述国籍,理解并复述课文。

二、教学策略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如下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阅读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因此,本节课要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本堂课的主要宗旨。

2.教学手段

为了服务这一宗旨,提高教学效益,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等辅助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3.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为了让教学回归生活,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为学生搭建开放性、平等性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体验,我在教学中以任务型教学为纲,通过看图理解、朗读感悟,图片介绍,合作表演等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掌握本节内容。

三、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提高效率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习,学生可以综合已有知识技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发现其中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这样的教学就更具有针对性,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因此,课前我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国家的国旗和标志性建筑,并试读课文,写下不懂的单词和句子。

2.围绕话题,趣味导入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活动,上课开始,我采用guessing game 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兴趣。

I have an animal friend. It's big and fat. Its body is black and white. Its eyes are black and round. Who's my friend?

学生立刻猜测出结果:It's a panda.

此环节的听一听、猜一猜游戏,顿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迅速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并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3.有效预测,初步感知

多媒体呈现Jim 的家庭成员图片,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预测其主要内容及可能用到的词汇。

Look at this man, who is he ?

What job does he do?

Look at this woman, who is she ?

What's she doing?

在这个预测过程中,学生不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输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文章的大胆猜测,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想一窥究竟,进入“我要学”的最佳状态。

4.设计任务,整体感知

1)听课文

老师以Jim同班同学的身份讲述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播放课文录音,再听课文。

此处锻练了学生的听力,且反映出学生对所听语音材料的理解程度。

2)听课文后,理解新单词后引出本课重点句型,趣味游戏,操练重点句型。

学生两人一组通过看图玩掷色子的游戏,操练巩固本课的重点句型,Just like….

Where's it from?

It's from England.

此处环节的设计,为下一步的文章阅读扫清了障碍。

3)读课文

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手段,读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途径。于是我设计了以下三读的环节。

快速阅读: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阅读课文。

Where's Jim from?

Where's his father from?

Where's his mother from?

What's his father like doing?

What's his mother like doing?

学生由读到回答问题,进一步理解了课文。

在应用课文词句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进一步巩固了新语言点和句型。

②品读课文:学生再次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自由读一读、品一品课文。

③听音跟读:听课文录音,鼓励学生对语音,语调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使学生对如何复述课文有一个初步印象。

4)梳理反馈,拓展延伸

在这个部分,我设计了:

①朗读比赛;②复述课文;③表演课文。

此过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知识体系,这不仅是学习语言,而且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感悟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节课我把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同时,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全面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讨论、朗读、表演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发布于:2021-12-22作者:genghuicai

上一篇:教学音标小游戏

下一篇:教育中的温度和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