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学反思 >

火烧云

   
火烧云
 
备课者 三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       学会生字新词,背诵课文3-6自然段。
2.       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3.       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提升想象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作者用多种类型的词语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以及用相似结构的句式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的方法,感悟萧红语言的精妙。
起点 1.       学生可以自己学会生字,读通课文,重点指导“凶猛”“威武”的写法,“模糊”与“一模一样”中“模”的读音。
2.       学生可以自己把握文章的结构。
3.       萧红语言的精妙之处学生难以体会。
疑点 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能换成“红”吗?
2.“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的颜色”,你还能说出什么颜色吗?
3.作者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为什么写的都是动物,而不写植物?
探究点 学生探索活动设计 教师点拨设计
△  活动一:自学交流
1.       交流预习时遇到的容易读错和写错的生字词语。
2.       读容易读错的词语。
3.       写容易写错的词语。
△  活动二:解释题目
1.       读课题。
2.       通过细读课文,探究:什么是火烧云?你见过火烧云吗?课文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  活动三:把握结构
1.       分三部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至六自然段。
2.       探究:每个部分围绕火烧云的变化各写了什么?
3.       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  活动四:领悟语言
1.       读第一自然段。
2.       圈出用的最多的一个词语。
3.       探究:最后一句为什么不用“变成”?
4.       读第三自然段。
5.       探究:作者写了火烧云的几种颜色?可以分分类吗?你还见过哪些颜色的火烧云?
6.       引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7.       探究:作者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
8.       仿写一个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片段。
9.       探究:再选我们写的两个优秀片段放到课文里好不好?
△  活动五:回读课文
分男女生整体回读课文。
1.       读错:模糊、一模一样
2.       写错:凶猛、威武
3.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能换成“红”吗?
4.       为什么将4-6段放在一起读?
5.       “您老是金胡子了”改成“您的白胡子变成金的了”,好不好?
6.“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的颜色”,你还能说出什么颜色吗?
7. 火烧云形状变化为什么写的都是动物,而不写植物?
8.作者为什么只写三种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拓展点 学生拓展活动设计 教师点拨设计
△  活动一:简介萧红
1.       读萧红简介。
2.       提取关键信息。
△  活动二:读《祖父的园子》片段
读《祖父的园子》片段。
△  活动三:推介《祖父的园子》
 
1.       你知道这篇课文是谁写的?你怎么知道的?
2.       你用什么办法找到《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
感悟点  
为什么称萧红为“才女”?你能结合《火烧云》谈谈你的看法吗?
作业设计 1.       抄写生字和词语。
2.       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3.       读《祖父的园子》。
板书设计              
霞光
火烧云 { 颜色    〉  景美文美
  形状
 
教学反思  
 
         
 
   
火烧云
 
备课者  
诸向阳
学习目标 1.       学会生字新词,背诵课文3-6自然段。
2.       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3.       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提升想象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作者用多种类型的词语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以及用相似结构的句式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的方法,感悟萧红语言的精妙。
起点 1.       学生可以自己学会生字,读通课文,重点指导“凶猛”“威武”的写法,“模糊”与“一模一样”中“模”的读音。
2.       学生可以自己把握文章的结构。
3.       萧红语言的精妙之处学生难以体会。
疑点 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能换成“红”吗?
2.“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的颜色”,你还能说出什么颜色吗?
3.作者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为什么写的都是动物,而不写植物?
探究点 学生探索活动设计 教师点拨设计
△  活动一:自学交流
1.       交流预习时遇到的容易读错和写错的生字词语。
2.       读容易读错的词语。
3.       写容易写错的词语。
△  活动二:解释题目
1.       读课题。
2.       通过细读课文,探究:什么是火烧云?你见过火烧云吗?课文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  活动三:把握结构
1.       分三部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至六自然段。
2.       探究:每个部分围绕火烧云的变化各写了什么?
3.       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  活动四:领悟语言
1.       读第一自然段。
2.       圈出用的最多的一个词语。
3.       探究:最后一句为什么不用“变成”?
4.       读第三自然段。
5.       探究:作者写了火烧云的几种颜色?可以分分类吗?你还见过哪些颜色的火烧云?
6.       引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7.       探究:作者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
8.       仿写一个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片段。
9.       探究:再选我们写的两个优秀片段放到课文里好不好?
△  活动五:回读课文
分男女生整体回读课文。
1.       读错:模糊、一模一样
2.       写错:凶猛、威武
3.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能换成“红”吗?
4.       为什么将4-6段放在一起读?
5.       “您老是金胡子了”改成“您的白胡子变成金的了”,好不好?
6.“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的颜色”,你还能说出什么颜色吗?
7. 火烧云形状变化为什么写的都是动物,而不写植物?
8.作者为什么只写三种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拓展点 学生拓展活动设计 教师点拨设计
△  活动一:简介萧红
1.       读萧红简介。
2.       提取关键信息。
△  活动二:读《祖父的园子》片段
读《祖父的园子》片段。
△  活动三:推介《祖父的园子》
 
1.       你知道这篇课文是谁写的?你怎么知道的?
2.       你用什么办法找到《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
感悟点  
为什么称萧红为“才女”?你能结合《火烧云》谈谈你的看法吗?
作业设计 1.       抄写生字和词语。
2.       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3.       读《祖父的园子》。
板书设计              
霞光
火烧云 { 颜色    〉  景美文美
  形状
 
教学反思  
 
         
 
   
火烧云
 
备课者  
诸向阳
学习目标 1.       学会生字新词,背诵课文3-6自然段。
2.       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3.       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提升想象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作者用多种类型的词语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以及用相似结构的句式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的方法,感悟萧红语言的精妙。
起点 1.       学生可以自己学会生字,读通课文,重点指导“凶猛”“威武”的写法,“模糊”与“一模一样”中“模”的读音。
2.       学生可以自己把握文章的结构。
3.       萧红语言的精妙之处学生难以体会。
疑点 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能换成“红”吗?
2.“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的颜色”,你还能说出什么颜色吗?
3.作者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为什么写的都是动物,而不写植物?
探究点 学生探索活动设计 教师点拨设计
△  活动一:自学交流
1.       交流预习时遇到的容易读错和写错的生字词语。
2.       读容易读错的词语。
3.       写容易写错的词语。
△  活动二:解释题目
1.       读课题。
2.       通过细读课文,探究:什么是火烧云?你见过火烧云吗?课文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  活动三:把握结构
1.       分三部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至六自然段。
2.       探究:每个部分围绕火烧云的变化各写了什么?
3.       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  活动四:领悟语言
1.       读第一自然段。
2.       圈出用的最多的一个词语。
3.       探究:最后一句为什么不用“变成”?
4.       读第三自然段。
5.       探究:作者写了火烧云的几种颜色?可以分分类吗?你还见过哪些颜色的火烧云?
6.       引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7.       探究:作者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
8.       仿写一个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片段。
9.       探究:再选我们写的两个优秀片段放到课文里好不好?
△  活动五:回读课文
分男女生整体回读课文。
1.       读错:模糊、一模一样
2.       写错:凶猛、威武
3.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能换成“红”吗?
4.       为什么将4-6段放在一起读?
5.       “您老是金胡子了”改成“您的白胡子变成金的了”,好不好?
6.“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的颜色”,你还能说出什么颜色吗?
7. 火烧云形状变化为什么写的都是动物,而不写植物?
8.作者为什么只写三种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拓展点 学生拓展活动设计 教师点拨设计
△  活动一:简介萧红
1.       读萧红简介。
2.       提取关键信息。
△  活动二:读《祖父的园子》片段
读《祖父的园子》片段。
△  活动三:推介《祖父的园子》
 
1.       你知道这篇课文是谁写的?你怎么知道的?
2.       你用什么办法找到《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
感悟点  
为什么称萧红为“才女”?你能结合《火烧云》谈谈你的看法吗?
作业设计 1.       抄写生字和词语。
2.       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3.       读《祖父的园子》。
板书设计              
霞光
火烧云 { 颜色    〉  景美文美
  形状
 
教学反思  思路清晰,语言简洁,设计新颖,课堂效果好!
 
         
 

发布于:2019-06-21作者:申爱华

上一篇:有特点的人

下一篇:9《古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