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4年 06月 19日 星期三
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学反思 >

《“贝”的故事》反思

《“贝”的故事》反思 尹瑞珍 《“贝”的故事》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识字课文,本来用一个课时只讲讲“贝”的故事、说出形声字特点。 一、识字方面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和对祖国文字博大精深的自豪感,同时拓展更多的形声字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对形声字的认识,我把集中识字当作本课重点,通过同座互读、开火车读、捡贝壳等游戏,把所有贝字旁的字都找出来,讲讲怎么跟钱有关系了。学生开始不会,老师引导: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去讲,一下子茅塞顿开。 接着处理课后题,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二、内容方面 紧紧抓住课文内容,让学生读书,思考,回答问题。比如,说说人们为什么把贝壳当作饰品和钱币呢?用“因为……所以……”句式来讲。学生就把主要内容讲清楚了。 还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 由于时间关系,让学生综合起来讲“贝”的故事时,比较仓促,应该再挤时间让学生充分读书,小组练讲,再找学生上台讲。生字书写指导也没有进行。

发布于:2021-04-03作者:尹瑞珍

上一篇:《一匹出色的马》反思

下一篇:《中国美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