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租船)
华龙区实验小学 梁利利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余数的“取舍”问题。
教学过程: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和除法有关的知识,同学们学的怎么样?老师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1、解决问题
(1)有12个苹果,每3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2)每辆车坐4人,有16人坐车,需要几辆车?
师:为什么用除法?
预设:(1)题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若生说不出来,师课件演示补充,画12个苹果,有1个3放一盘,有2个3放2盘,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
-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先来齐读学习目标,带着学习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
1、提出问题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师:认真读题,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板书,请你再次默读信息和问题)
2、理解问题
师:“每条船最多坐4人”是什么意思?
预设:每条船可以坐1人、2人、3人、4人,不能超过4人。(你解释的很清楚)
师:那“至少要租多少条船”,“至少”又是什么意思?
预设:就是最少的意思。
师:每条船上坐几人,租的船数才最少呢?
预设:每条船上坐4人。
师:也就是说让每条船尽可能坐满坐4人,我们才能租的船最少。(你很会分析问题)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合作要求:
1、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可以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表示出自己的想法。
2、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小组汇报:
预设:
方法一:画图表示,圈一圈,每条船坐4人,圈了5次,还余2人,再租一条船,一共需要6条船。
方法二:加法或减法算式,4+4+4+4+4+2=22(人),
22-4-4-4-4-4-2=0(人)。(你是怎么从算式中看出需要6条船的?)
方法三:除法算式,22÷4=5(条)……2(人)
a.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若生说不出,老师结合图补充,每条船都坐4人,坐的人数都是一样的,有1个4就租1条船,有2个4就租2条船,也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4 ,22里面有5个4,还剩2人,所以是包含除的意义)
b.结合算式和竖式说说每个数字的含义;强调单位;为什么“加1”
师:你能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什么吗?
预设;
22表示有22个学生,4表示每条船坐4人,5表示需要5条船,2表示还余下2人。(所以5的单位是“条”,2的单位是“人”)
师:为什么要用5+1?
预设:因为余下的2人还需要再租一条船。
检验:
1、(我们原来有22人,走了7人)现在有15人,留下的人至少租几条船?
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对比这两种方法,为什么都要“加1”?
三、拓展应用 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1.请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
师:我们经历了两个类似的算式,都有15除以4商3余3,为什么前一道题要加1,后一道题却没有呢?
小结:乘船的时候,1人、2人、3人、4人都可以租一条船,当余数是1、2或3的时候,都要再租一条船,所以要用加1,我们说是“进一法”。而在付款的时候,只有给足4元才能再买一个面包,余下1元、2元、3元都不够买一个面包,所以要舍去,我们说是“去尾法”。
四、应用练习 1.妈妈买来 30 个扣子,每件衣服钉 7 个,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
2.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3.做一套衣服要3米花布,有25米花布,最多能做多少套衣服?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